税务调查双汇,高盛特别“紧张”


据媒体报道:作为双汇外资股东罗特克斯的股东高盛,在减持双汇股权时是否应该缴纳相应税款,如今正面临争议。根据媒体采访漯河市国税局开发区分局相关人士称,目前税务机关正从各方面了解高盛通过境外转让、减持双汇的相关信息,并逐步核实情况。有报道称,双汇所在地的漯河市国家税务局正有意让高盛补交在减持中所应缴纳4亿元企业所得税。

    根据上述报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47条规定,“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如下猜想:

事情起源的猜想

    猜想一:源自于当地政府。毕竟当地税务部门的力量是有限的,仅从增加当地税收收入的角度来考虑,相对于双汇这样的“大块头”,税务部门还是显得“势单力薄”的。而从双汇的股权改革来看,最大的收益者是双汇的高管。在这点上,它没有像“紫金矿业”学习,看看“紫金矿业”后面的股东“非富既官”。如果双汇的高管“忘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那么引起相关部门及领导的不满,并遭到税务调查,也就不足为奇了。

    想二:源自于税务总局。根据税总相关文件的规定,各地税务部门在进行类似“反避税调查”时,必须要征得税务总局的同意和批准。如果严格按照此文件去理解的话,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场对双汇的税务调查是由税总点头并支持的。这样来理解,高盛的“麻烦”就大了。因为从近几年的经验来看,税务总局所采取比较大的行动,基本上是与国家整体思路紧密配合的,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征税机关了。从曾经所发生过的“国美税务事件”、“五粮液被证监会调查”(可能是由于其在税务方面的消极态度所致)已经得到充分的体现。

结果的猜想

    因为双汇的涉税事件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件事,那就是与其减持股权相关。若税务当局认定双汇的漏税事实成立,并予以补税,那么对于高盛来说,其损失就是具大的。因为高盛在国内的运营模式是固定的,所以既然有税总对双汇的税务结论,只要各地税务机关按照这个模式“采取统一行动”,那么高盛在中国的损失将是巨大的。

    高盛税务方案的提供,基本上是由国际四大会计公司提供,而这些国际会计公司又大量的把在国内税务机关工作的税务专家,高薪挖到其所在的机构上班,这样就造成了国内税务当局反避税调查的人才大量流失,因此难以开展全国性的反避税调查。况且,由于前期国内对外资企业的一种宽容态度,造成这些企业的税收出现了“庭院经济”概念,他们享受了比国民更加优惠的税收待遇,并且没有受到当地税务机关更多的稽查,所以对税收问题他们几乎是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波。随着税务总局信息化建设的加强,外资企业“优于国民企业税务环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前段时间,各地税务机关对非居民企业税收加强了征管,并取得了很好的收入,同时,近期公布的关于在海关对从国外邮寄50元以上的包裹将进行征税,也充分体现了税务加强执法力度的信号。

    所以,此次对于双汇的税务调查,高盛的紧张是有道理的。因为,“一点突破,全线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