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笔求真•创意维新
——李有华“史记扑克”启示录
谭汝为
四十出头的高级律师李有华先生,主要从事高端法律服务,如为中国移动在美国、香港的上市提供专业律师服务等。他更热衷为公益事业担任免费法律顾问;但李有华更令人瞩目的是他律师专业之外的“事业”。
李有华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经历特殊——曾任法官、教授、记者、作家。才华过人——博闻强记,学养深厚;视野开阔,聪敏睿智;文史哲经,尤善打通;文笔俊逸,出口成章。性情中人——幽默达观,兼擅津派文风与燕赵豪情。兴趣广泛——在书法篆刻、集邮收藏、诗文创作、相声表演、主持策划等方面,皆成就斐然。“要么不玩儿,要玩儿就要玩儿出彩儿来!”
2005年,李有华和其搭档曾荣获天津滨海杯桥牌赛冠军。
李有华志存高远,情趣雅致;忌讳蹈故袭常,唯求独辟蹊径;做事专注,全力投入;不做则已,做则造极。他多年苦心收藏了——新中国全套邮票和纸币;大量的火花、烟标、地图、门票;几乎全部原版的小人书;从1946年至今全套《人民日报》、《红旗》杂志、《人民画报》、《参考消息》……。
一、拔出流俗的扑克创意
2005年,李有华扑克创意小试锋芒——他精心设计发布的《史记扑克》处女秀,虽流传不广,但已“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曾任记者,关注时政,显示新闻敏感;曾任学者,分析点评,常高屋建瓴,切中肯綮;善于从纷扰丛杂的事象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颇具律师眼光;平面设计,电脑图像,昭示出扎实的功力。
2008年,大喜大悲撞击着国人的心灵!百年梦圆的奥运、汶川地震的惨烈、神七飞空的辉煌、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恐慌,都在人们记忆中留下深刻烙印。李有华《2008史记扑克》应运而生,引起媒体深度报道和人们广泛关注。
2009年岁末,在官方媒体评选出国内外十件大事出炉的前一个月,李有华民间视角的《2009史记扑克》正式推出。整套扑克在完整、流畅的组合基调上更显大气磅礴。牌面内容编排,更求系统科学。例如:黑桃显示大灾大难,红桃突出大喜大乐,梅花象征伤逝送别,方片昭示网络热点。小小一幅扑克画面却能涵盖超大信息量,如黑桃K将年内落马数位省部级高官全盘展示;黑桃Q“事故频发”画面中,面对一大批血与火的冲击;方片2“年度流行词”,令人置身于五色杂陈的语境之中。回顾创意心路:2008的设计悲喜交加,大开大合,心灵震撼,“叹息肠内热”!每幅作品都经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修改。到了2009年,大起大落事件没有了,心情随之轻松,创意发挥更得心应手。
史记扑克创意不外两方面:一是形式——把扑克功能,从娱乐用品化蝶为传播载体;二是内容——择取历史和现实交汇处最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缩龙于寸加以定格,使之艺术化地典型再现。两方交融,昭示核心价值:寓教于乐,使人在潜移默化中牢记;按图索骥,尽可回味冷暖与甘苦……
“最简洁的创意才是完美的表达。”他意识到:54张扑克牌与54面魔方,有其相通相生之共性,如在原六种色块组成的画面上,再附加生动画面,就等于赋予魔方以新生命、新功能。于是他将史记扑克移植到魔方上,使微缩版魔方“扑克”,荡漾着创意的灵性。
作为祖国六十周年华诞献礼,李有华精心设计了《共和国史记扑克》,用一副扑克系统展现共和国六十年发展历程。为了帮助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风云沧桑,就得为这副扑克量身打造一部配套的说明书,简明介绍资料,全面展现共和国历史,最后形成一部大型彩色图文扑克画册。从共和国六十年历史中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年度事件,高度浓缩在五十四张扑克牌上。搜集年代久远且有图片支撑的资料,可谓踏破铁鞋,苦心寻觅。
当前,中国扑克设计者面临版权问题的极大困扰。在大量藏品中,凡涉及历史题材方面,多将他人作品直搬画面,加上花边修饰,就变成自己设计的作品了。身为律师的李有华,谙熟知识版权法规。他设计史记扑克,为自己制定了雷打不动的铁规则:保持原创性。他设计史记扑克,凡选取历史资料画面都进行深入加工制作,形成全新的设计作品。为此,花费了大量时间——在拥有上万幅资料图库的基础上,设计一幅扑克画面,往往花费四五个小时。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经过连续三个月几乎通宵达旦的奋战,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专为一副扑克量身定做的专著横空出世了。苦心孤诣的创作精神,昭示出作者对祖国的拳拳挚爱之心。
二、当代史家的实录精神
当今,我们正处在快餐时代,信息爆炸使某条信息一夜之间妇孺皆知,也可能使某条信息一夜之间石沉大海。很多当代青少年对开国元勋一无所知,但却能流行歌词记得滚瓜烂熟。如何让当代人熟悉当代史,让孩子知道快乐生活来之不易,必须寻找一种简明的媒体去再现历史,潜移默化地寓教于乐。这就是号称“非官方、很主流”的史记扑克诞生的初衷。
随着2008史记扑克走红,他开始有意识地收藏扑克,但一些所谓的“高档扑克”,鱼龙混杂,抄袭盗版现象非常严重!为数不少的扑克设计者,醉心于将他人创作的摄影、书法、绘画作品照搬过来,扫描下载,贴上自家标签,堂而皇之地出售赚钱;却很少有人像邮票设计那样潜心原创。李有华坚持创意第一、设计至上的原则,自己的作品一定是带有独特风格的原创。他设计史记扑克,首先突出“史记”这两个大字,去用自己的视角关注正在发生的当代历史,用扑克这种特殊的载体去树碑立传,垂范后昆。
历史车轮滚滚,沧桑巨变茫茫;云烟过眼,稍纵即逝。我们是共和国历史的亲历者,但对于去年发生的国内外大事,我们能顺畅地说出10件或20件吗?如果让我们再细数前年、大前年,十年前、二十年前,抑或四十年前的若干件历史大事,恐怕绝大多数人无法做到。为创造这部《共和国史记扑克》,李有华筚路蓝缕,潜心游走在60年波澜壮阔的新中国成长历程中。为了客观、真实地再现60年大事,他跋涉在时空交叉的心灵之旅,上下求索,用心感悟,和历史对话。
鲁迅先生对司马迁《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实录”精神,用班固《汉书•司马迁传》的话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所谓“实录”——秉笔直书,严肃核实,绝不虚妄赞颂,也不讳言罪错。李有华在《共和国史记扑克》的选材和写作中,就以司马迁《史记》的“实录”精神为立意的标尺。
(唐云来先生为史记扑克题词)
在一次交谈中,他曾深沉地说:“因为我们不懂历史,所以我们不敬畏现实。”我回答:“也可以反过来说,因为我们不敬畏历史,所以我们不懂现实(不能解读现实发生的事件)。”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观照现实,以之为鉴。在《共和国史记扑克》的长卷中,我们可以看到蒋介石、蒋经国、陈独秀、胡适、林彪、江青、陈伯达等历史人物的肖像。这种尊重历史、敬畏历史、再现历史的是“实录”精神,确实难能可贵!
三、缩龙于寸的文字功力
今年7月下旬,在天津一家著名酒店的博友聚会中,当李有华将高1米、长数米(总长50米、总计3300多幅作品)的长卷展示在朋友面前时,在座所有人都感到震撼:这项硕大繁复的工程,居然是他一个人夜以继日精益求精创作出来的!大家异口同声地惊呼:“工程浩大,太细致了!”
《共和国史记1949-2009》扑克的扩展,要设计出每年一副牌,其难度可想而知!尤其是上个世纪50到70年代的史实,在信息相当闭塞的特殊时代,鲜活史料几如凤毛麟角,选材之难挡在面前。选题内容确定后,图像的匮乏又成难题。设计方案要求:不仅要有事件当事人的形象,还要有这个历史人物的手迹签名。只能从海内外大量的名人传记等资料中去大海捞针,探骊得珠。
共和国60年间国内外大事,涉及人物、事件,何啻百万!只能站在时代的高端,芟繁剪秽,沥沙淘金。取舍选材,缩龙于寸;窥斑见豹,尺水兴波。语言表述,不落言筌,示人以顿悟,妙在引而不发。遣词构句,文字简省,惜字如金。使读者感到笔墨简练,神采斐然。在这方面,李有华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殚精竭虑,苦心搦管;夙兴夜寐,日以继夜。事成之后,大病一场。他累垮了,住院治疗。
四、文化扑克迈上产业化道路
目前,李有华史记扑克已声名远播,形成品牌,在方兴未艾的扑克收藏领域更是一枝独秀。把年度史记扑克连续做下去,使之成为精品品牌——这是广大网友和粉丝的共同心愿。近日,李有华围绕“史记扑克”,已构思好众多选题:包括年度史记、断代史记、专题史记、个性史记等。届时除推出《2010年中国史记扑克》和《2010年世界史记扑克》外,还将有一项全新的策划隆重推出。面对如此浩大大的工程,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微薄。因此,组建史记扑克工作室,打造落实上述创意作品,走产业化的道路,是他的设想,是文化市场的规律,也是我们真诚的期待。
五、李有华“史记扑克”之多维启示
(一)人才学启示。
李有华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相得益彰的人文根基,多维视野的文化目光,多姿多彩的职场经历,辐射发散的兴趣爱好,通才杂家的综合能力——对于中国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厉拷问:多年来,我们习惯于按僵死模式管理师资,培养学生,于是:用砂轮磨,用绳索捆,用布条缠,用铁丝绕,用罗网罩,用筛子滤,用模子扣……宛如栽培病梅,恰似训制淑女,类同集训奴婢,甚如净身太监。中年学者李有华历经磨练的脱颖而出,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当今摒弃名利,自由发展的读书种子,实在寥若晨星!龚自珍170年前的厉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仍响彻耳畔!
(二)创意学启示。
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是当前国际学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有利于有效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全球性复杂问题。学术史证明,学术上重大的突破和新学科的产生,经常是在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形成的。据统计,近25年诺贝尔奖当中,学科交叉合作研究成果比例达47%。史记扑克的问世,也是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其核心创意:把扑克功能从娱乐化蝶为载体;将历史艺术化地典型再现。寓教于乐,使人在潜移默化地牢记。文化产品走产业化道路,又给人以全新的启示。
(三)历史学启示。
中国历史表明,每一次重大的文化进步,都是从思想解放和文体革新开始的。汉末“王纲解纽”,铸造了“三曹七子”的建安风骨,促进了五七言诗的繁荣;唐初“三教合流”,产生了李(白)杜(甫)王(维)为代表的盛唐气象,促进了近体诗的繁荣;满清覆亡,西学东渐,促成了胡(适)蔡(元培)鲁(迅)郭(沫若)为代表新文化群体群星闪烁,促进了白话文的繁荣。在当今,网络文化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史记扑克的推出,似乎微不足道,但放在历史转折大潮中考量,其引领未来的历史意义绝非微小!李有华在史记扑克创作中体现出的史家眼光、尊重事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唯“道德、才华、学养、胆识、毅力”五者俱佳者,才有可能具备这种综合的实力。
(四)汉语能力启示。
语文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都强调社会性。所谓语文内容的社会性,包含实际的社会问题与社会信息。所谓语文形式的社会性,就是人们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善于得体地表达自己观点,并加以正确的论证,从而说服对方,达到合作的目的。语文与文化又是密不可分的。人的社会交际离不开语言,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李有华史记扑克的研发,从语言表述层面分析,他的口语表达与书面语表达的得心应手,显示出纯熟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堪为翘楚,令人赞叹!在当今国人母语整体水平明显下降的背景上,如何让汉语从学术界神圣的象牙之塔中走出来,走到为经济服务、为生产服务、为广大国民服务的实践中,确实是当务之急。而李有华史笔求真、创意维新的实践,为之树立了鲜活的样板。
兹以打油诗二首,作为全文结尾:
(一)
扑克创意史记宗,筚路蓝缕策划工。
修史搦管实录现,芟繁剪秽眼界弘。
缩龙于寸凝图像,兴波尺水重圆融。
风格独特高标立,挺住品牌声望隆。
(二)
治史著文思悠悠,千首诗轻万户侯。
画卷沉浮知冷暖,激扬浓淡识春秋。
青灯伴我史家趣,网络助君思古幽。
若问何得凌云志,唯将名利泼渠沟。
2010-07-31写于天津华苑碧华里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