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规定,就是为了打击和杜绝股市“黑嘴”。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发布对自己或者特定利益者有利的研究报告,吸引散户入场,从中牟取暴利或者搞利益输送的行为。
时下流行的博客文章,是不是证券研究报告呢?
很多博主,恐怕也不知道自己的博文是不是证券研究报告,因为以前关于什么是证券研究报告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而本意见征求稿,已经下了定义,所谓的研究报告,必须是有证券公司和证券咨询机构做出的,这是发布者的规定。研究报告的特征,必须是指含有对具体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价值分析、投资评级意见等内容的文件,主要包括涉及具体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上市公司价值分析报告、行业研究报告、投资策略报告等,证券研究报告可以采用书面或者电子文件形式。而那些针对大势、宏观经济、行业状况等做出分析和判断,而不涉及具体个股投资分析的,不属于证券研究报告。
按照这个定义,如谢国忠、叶檀等财经名博,他们的博文基本上不涉及个股,只是对宏观经济、行业状况的分析和判断,不是证券研究报告。而有些,如叶弘,其本人就具有证券投资咨询资格,但博文中经常涉及个股的投资建议,尤其针对上海和深圳的本地股、低价股情有独钟,经常推荐。属于证券研究报告,应该给予规范。以此类推,恐怕以后,很多财经或者股票博客的博主也要注意。这里笔者大致有个分类,财经类博客一般不是证券研究报告,而股票类博客一般都有证券研究报告的特征。
而所谓的隔离制度,一般不具有操作性。这一点从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的各类内幕交易可见一斑,试想公司搞资产重组或其他重大事项,参与者会不会告诉他们的爱人。而所谓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是掩耳盗铃罢了。
反馈意见如下:
1、把证券从业人员撰写博客并发表的行为,纳入监管的范围
2、“证券研究报告发布日及第二个交易日,公司自营投资不得进行与证券研究报告观点相反的交易。”改为“证券研究报告发布日以及之后的1个月之内,公司自营投资不得进行与证券研究报告观点相反的交易”
3、增加“鼓励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对财经信息、上市公司信息进行独立、科学的采集,杜绝不加考证的传播网络信息并以此撰写研究报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