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误读外国政坛“裙带风”
杨于泽
《广州日报》昨天推出一组报道,从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的侄子乔治•普雷斯科特•布什有可能从政说起,惊呼美国正在陷入“王朝政治”,并断言英国、法国、日本甚至菲律宾等国猛刮政治“裙带风”,少数政治精英垄断大权。
这种“少数政治精英垄断大权”并非毫无根据,作为一个政治社会学视角,西方有很多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一直在关注与研究。美国自诩民主典范,但美国学者出版了不少研究“精英统治”现象的专著,他们认为有一个精英阶层垄断了美国政治、经济权力,并且具有家族特点。但批判是观察美国的一个视角,它不能否定美国在制度安排上有其先进性,我们只有多视角合成,方能看到一个真实的美国。
这种批判的视角与描述,有一个如何转换成中国语境的问题,忽略这一点,一方面我们会误读世界,另一方面将误导国内。比如说“多国政坛猛刮‘裙带风’”,按照媒体说法是一些政治人物之间沾亲带故,在中国的语境中,就很容易被理解成人事上的不正之风。这样一来,国内人事不正之风就有了“国际惯例”,带有世界普遍性,从而变得合情合理了。
在三千年中国传统政治中,“裙带风”是制度化了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封妻荫子,载之典章。这种制度,导致权力世袭,不过由于科举制度的制约,“君子之泽,三世而斩”。而在制度安排之外,官员们相互援手,你提拔我儿子,我安排你女儿,这才是我们所说的官场“裙带风”。官帽可以买卖,有时候搞掂位高权重者,他可以直接任命你一个职务。
西方曾长期实行贵族政治,你只要是贵族,子子孙孙都会有爵位、官位。但在现代民主政治中,贵族身份要么被废除,要么有也并不意味仕途光明。选举制度,使“官位”具有开放性,你想坐上那把交椅,你只是有权参与竞争。在议会制国家,当议员要参选,而当部长前提是先选议员。在美国,总统可以直接给你一个部长职位,但必须通过参议院审查与投票表决。没有人能够一个人说了算,让有裙带关系的人当官。
当然,社会关系、交情在任何政治体中都会发挥作用,但如何起作用,中外差别很大。日本自民党国会议员可以儿子继承父亲的选区,带有世袭色彩,但继承了选区,还是要与外党竞争者拼选举。再如萨科齐次子让•萨科齐想当拉德芳斯商业区管委会主席,确有明显裙带关系色彩,但由于舆论批评,这事早就黄了,此足以让我们看到民主政治的威力。
美国有“肯尼迪王朝”、“布什王朝”之说,其实,此“王朝”非彼“王朝”,在严格意义上,它仅仅意味着若干政治人物出自相同的家族。他们的官位,既非父子继承而来,也不是叔叔舅舅任命所得,一切权力来自于选票。在美国,有心从政者通常不是接受行政任命,而是倾向于拼选战,方能积累经验,觊觎总统大位。
相比之下,倒是国内的“裙带风”承三千年封建政治之遗绪,现在花样百出,愈吹愈邪。有媒体今年元月披露,浙江温州某区“为了稳定干部队伍”,特招科级公务员子女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前不久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出台政策,规定公务员子女在公务员招录中享受加10分的优惠,并且公开声称是“照顾内部”。这是明目张胆的世袭制,具有排他性,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