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宴”变“斗富宴”让谁心痛?
记者近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采访了解到,在攀比、敛财心理支配下,黑龙江省部分城市“学子宴”预订持续火爆,许多大酒店更出现了“一席难求”的局面,原本为庆贺而举行的“学子宴”正演变成 “斗富宴”。( 8月15日新华网)
“学子宴”虽已历经多年,然而如今的“学子宴”已与初衷有了质的不同:奢侈浪费的作风、不切实际地铺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学生。早期的“学子宴”是摆上三五桌邀请亲朋好友为取得优异成绩的学子表示庆祝。而如今的“学子宴”不论分数高低与家庭贫富,不摆上个二三十桌好像显不出“学子宴”的气派,受邀请的人从亲朋好友到多年不见面的熟人,场面一点都不亚于婚宴。
摆宴的人花费高,而赴宴的人吃得也不轻松。“学子宴”不是白吃的,赴宴的少不了包上红包凑凑份子。尤其是在送礼风盛行的今天,婚宴、寿宴还有那名目繁多的礼金已经让人叫苦不迭。近年来,随礼的份子钱也在不断上涨。变味的“学子宴”风刮得人们怨声载道却又无可奈何,很多人都从心里由衷发出了“人情猛于虎”的感叹。
如今的“学子宴”变成了“人情宴”、“斗富宴”,无论是对社会、家庭、还有即将走向社会的学子们都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风化的不良影响。上大学原本是孩子们人生中一个新阶段的起点,变味的“学子宴”却让他们耳熏目染了社会的人情消费不良观念,并且容易在学生中形成攀比之风,也给一些人敛财提供了可乘之机(特别是一些政府官员),使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愈演愈烈。
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简朴破由奢。”家庭、学校、社会等部门都应该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要互相攀比,给孩子营造一种“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良好氛围。目前,我们的社会太需要一种崇尚节俭人生观教育了,孩子们从一出生就在为争“第一”而打拼,成绩可以掩盖一切,学习成绩不好成了最大的“耻辱”,以至就有父母将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活活打死的现象,严重歪曲了学生们的价值观。重庆市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8岁小朋友在回答老师“怎么才能赚到钱?”时随笔而出:“抢劫、放高利贷、当小姐”就是一个例证。
况且,我们还有很多家庭的孩子正为上大学的学费发愁,能不能把“升学宴”变为“结穷亲”,伸手拉一把那些缺学费的孩子,让爱心温暖每一个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