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中专,即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初中招生。1994年时候的中专学校,生源除了内招和委培的初中毕业生以外,就是凭借优异成绩而被录取的初中毕业生。作为非内招和委培的中专生,文六并无多少自豪感。因为读初中的时候,文六的学习成绩,并非很好。虽然文科成绩领先,但数理化却是很差。考虑到这一点,当时在该所初中教书的文六的父亲,通过关系安排文六在考试的时候,坐在作为同学的他哥哥的后面。也是托庇于父兄的关照,12岁的文六以平均分数91分的优异成绩顺利考上了中专,被省会南昌的一所农业类中专学校录取。
那时候的中专生,毕业后可以享受国家分配就业的待遇。因而考上中专,也算是农村里堪称整个家族的一件大喜事。摆满一桌桌的酒席招待前来贺喜的亲友,这一程式是少不了的。
去往学校的那天,文六的父亲一直将送他送到学校。到达南昌火车站的时候,还是清晨四五点,文六找到火车站附属的一间厕所,问了下价钱,三毛钱一次。父亲首先给了他一毛,让他试试,厕所管理员不同意,少两毛,不行。父亲又给了他一毛钱,让他再试试,还是不同意,少一毛也不行。父亲再给了他一毛,这才放行。
上完厕所,就在火车站外边等。等到7、8点钟的时候,父亲看见附近的一个早餐店生意十分红火。进去的时候,里面人也很多。然而,根本没有想的是,到吃完后付账,几个小笼包,一碗汤,居然是12元一份,超出父亲的想象4倍以上。那个时候,12元,等于是文六的父亲两天的工资。然而父亲不动声色的付了帐。
大概上午十点左右,学校接新生的车子到了。来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交学费。排了长长的一个队伍。交完学费,又接着领取生活用品。生活用品上,都有编号。文六的是165号。
带着生活用品和随身衣物,文六和父亲,走入长长的寝室楼,长长的楼道漆黑无灯,似乎永无尽头,唯有微量的光透入于两边门口,犹如长长的供应列车通行的隧道。
中专往事——录取入读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