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听了来自德国的Peter 教授的讲座,他是200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之一,我对他的演讲绝对听不懂,英语听力太差,物理也很差,我是菜鸟水平,但就其演讲过程感触很深。
一个71岁的老人,身子已经不能直起腰来,带着吉他和演讲的设备,他沉迷于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很认真的准备,我很感动。开始,一位助手带领Peter上台,掌声响起,他双手举起,背对学生示意stop。然后沉迷于吉他和准备工作,一声不响,不受外界打扰,实际上当时很乱,是我们的准备工作做的不好,持续了有半小时的混乱。我们有很多不足,各方面吧,不够周到,不够意思。
演讲开始于一曲音乐,是Peter和一位日本歌唱家演奏的,听不懂。演讲的题目是The Phsical Foundation of Harmany
in music,所以他是带着吉他和歌唱家来的。很多学生是带着笔记本来的,这很好,但很少有学生记些什么,这很不好,估计就演讲内容本身很少有懂得,Peter一直沉迷于自己的演讲,很少抬头,最后以另一首音乐结束。随后进入学生提问阶段,没听到什么有深度的问题,都是些中国式学生的思维,包括物理与音乐关系,成功的原因等,这就是我们的学生,很好的是他们站起来问了,我似乎没有资格评论,Peter教授很耐心的解释,尽管听不懂,还是很有感受。
为什么我们没有这样的大家?中国这样大的人口不存在这样的人才?答案是:是的,我们不行。想想我们的行为就知道了。外国的教材远比中国的详细,认真,我想了一个答案是他们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但我们没有。他们只专注于科学的研究,我们却将事情复杂化,我们很多人在乎的是利益。另外就是中国的教育机制,我感到我们的教育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已经体现出来了,但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我们不会做出些大的改革,直到问题已经很严重。这是我们的惯性——没有远见。
我个人认为成功在于专注,一种习惯,很显然,我们没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