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寻找发展与人口增长平衡点(国际视野)》的报道,介绍了印度、南非、印尼、美国、日本、韩国这六个国家的人口形势和人口政策。从这篇报道中可以看出,尽管这六个国家的人口政策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遵循一个规律:生育率高于世代更替水平的国家采取鼓励少生的政策,生育率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的国家采取鼓励多生的政策,而生育率处于世代更替水平附近的国家则没有明确的人口政策倾向。下面分别谈谈这三种人口政策。
第一种人口政策:鼓励少生。现在印度和印尼的生育率都高于世代更替水平,人口增长较快,因此,这两个国家采取都鼓励少生的政策。不过,这些生育政策都是基于国民自愿的基础上实施的,并没有像中国那样采取强制措施限制多生。印度自1991年开始经济改革以来,一直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看起来庞大的人口总量没有阻碍印度的发展。8月16日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发表研究报告说,得益于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国际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在2013-2015年期间有望达到9%-9.5%,超过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报告还说,印度经济发展比中国更有后劲,因为印度人口结构相对年轻,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第二种人口政策:鼓励多生。日本和韩国现在都在鼓励生育,但在过去,这两个国家都曾采取鼓励少生的政策。现在这两个国家都深受低生育率的困扰,找不到提高生育率的好办法。很多国家的人口政策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当一个国家的生育率太高时,政府要采取措施降低生育率,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然而,当一个国家的生育率太低时,政府要采取措施鼓励生育,却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第三种人口政策:对于人口数量没有明确的引导倾向。现在美国和南非的生育率都处于世代更替水平附近(美国为2.1,南非为2.38,因为南非的死亡率较高,所以世代更替水平应高于2.1),因此没有采取明确的鼓励少生或鼓励多生的政策,人口政策主要侧重于保护生殖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可见,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倾向主要并不取决于人口数量或人口密度,也不取决于人均资源,而主要取决于生育率,当生育率过高时,倾向于采取鼓励少生的政策;当生育率过低时,倾向于采取鼓励多生的政策。正如我在E两会上提交的自主生育提案中所说的:“在实行自主生育的情况下,当生育率过高时,政府可以采用经济手段奖励少生,但不能强制少生;当生育率过低时,政府可以采用经济手段奖励多生,但不能强制多生。而判断生育率是过高还是过低的标准,就是世代更替水平。”
然而,中国的人口政策似乎不符合上述规律。中国现在的生育率已经远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但仍采取鼓励少生的政策,甚至还采取强制措施惩罚多生。为什么中国会有如此奇怪的人口政策呢?是因为中国人口太多吗?其实,日本和韩国的人口密度都比中国高得多;是因为中国人均资源太少吗?其实,日本和韩国的人均资源比中国少得多。只能说,中国人口政策既不符合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符合与时俱进的精神,30年如一日实行着僵化的“一胎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