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近日,有报道称,相比6月份,7月份北京、上海等地楼市成交量“暴涨”,房地产市场又进入“上升拐点”,“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成了“百日维新”。谁最乐意听到这些“暴涨”的消息?一旦成交量回升,开发商就可以借机涨价推盘、投机客就可以借机抛盘出货。事实上,此次调控以来,一些所谓的退房潮、违约潮、离婚潮等夸大其词的炒作,包括此次炒作成交量“暴涨”,目的只有一个——干扰调控,误导预期,获取暴利。
【新闻点评】在今年4月国务院下发的新“国十条”中,曾要求加大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监管力度,对存在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加大曝光和处罚力度,问题严重的要取消经营资格,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而在历次房地产调控中,与房地产调控相关的各部委也多次强调严查“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等行为,但效果不甚理想,查处力度往往达不到民众预期,导致调控屡屡失败。本论楼市调控进入相持阶段以来,有关楼市调控可能放松的传闻一直流传于业界,也引发了民众对于房价可能报复性反弹的担忧,使得人们对房价的调控失去了信心,助涨了人们的“刚性需求”,助推了房价的进一步上涨,使得调控措施功亏一篑。
那么,楼市调控是舆论误导了市场,还是市场被舆论了?
笔者以为,在楼市的调控中,市场和舆论同时影响了调控的力度和举措。为遏抑高房价,中国政府自4月中旬起祭出连环拳调控楼市,包括收紧首套和二套房贷款,银行可根据状况、暂停第三套住房贷款,限制异地炒房等,导致中国楼市经历了2009年的火爆反弹後再度迅速降温。8月4日,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数据来看,2010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94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5.4%,增幅比1—5月回落7.1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2.7%,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额1.98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增幅比1—5月回落13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说明前期的调控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所谓的退房潮、违约潮、离婚潮等夸大其词的炒作,包括此次炒作成交量“暴涨”,目的只有一个——干扰调控,误导预期,获取暴利”,甚至行业协会也准备横加干涉房地产调控的声音不绝于耳。
调控时期,尤其是本轮非常严厉的调控下,市场敏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草木皆兵,引起预期的巨大变化。似乎,楼市的调控在市场和舆论中徘徊不前了。不过,国家副总理李克强近日表示,“当前要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决抑制投机炒作等不合理需求,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巩固调控的初步成果,保持房地产市场和经济的长期平稳发展。”使得人们清晰地认识到此轮房地产调控不可能半途而废。
楼市调控是舆论误导了市场,还是市场被舆论了!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