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零售业的缘分


我和零售业的缘分

 

 

王方剑

 

近一段时间,连锁、零售业已经成了我投资业务的根据地。是《商界》杂志把连锁业的缘分传递给了我,而这得益于《商界》传媒创始人刘旗辉先生在《商界》杂志和连锁加盟之间建立的缘分。

“交新友,念旧情”。生命好像是一段接一段的旅行,每一段都有同路人,无论是否帮助过我,我在内心里都会一直记得。我会感恩过去的因缘,珍惜现在的缘分,种下未来的善缘。

 

 

人真的难以割断自己的过去。在投资圈这几年时间里,静下来的时候会发现,尤其是近一段时间自己正在执行的、正在接触的投资案例,绝大多数都是零售-连锁企业。可以说,连锁、零售业已经成了我投资业务的根据地。今年8月初,我刚刚接了一个交易额预计为数千万元的项目,又是连锁企业!自己接触的不是线下零售企业,就是线上零售企业(B2C网站),或者是多渠道零售企业,自己怎么和连锁、零售干上了?!

现在我这个年龄,非常相信、佩服很多老话、家常话。比如,人的一生是有很多缘分的。仔细想想,我和零售业的缘分,主要来自于两个平台。

第一个平台是《商界》传媒,正是这个平台把我带进了零售业。

我进入零售业,是从线下零售即连锁店开始的。《商界》传媒是我的前任东家,我曾经在那里工作了三年。《商界》传媒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商业财经杂志(不是“最大的之一”,就是“最大”,而且是“连续多年”最大,这是可以查验的事实),该媒体90%以上的广告量来自于连锁、加盟和招商领域,业界称为“连锁加盟、招商第一刊”。

当时,我在商界传媒北京公司工作。作为总部的延伸机构,我先后从事过新闻报道、排行榜、评选活动和广告经营等业务,都是围绕连锁加盟企业开展的事务。正是这些丰富的工作,让我深度接触了国内各行各业的连锁企业,以及连锁业的方方面面,国内连锁业的主流是好的,连锁业态蓬勃发展,重塑商业链条,增进消费者福祉,不过国内连锁业难免泥沙俱下,有不少连锁品牌借加盟圈钱、骗钱,陷阱、骗局防不胜防。(值得说明的是,《商界》传媒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媒体,在严把广告客户资质和质量的同时,还在《商界》杂志每个加盟广告版面的醒目位置标明“项目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正是《商界》杂志把连锁业的缘分传递给了我,而这得益于《商界》传媒创始人刘旗辉先生在《商界》杂志和连锁加盟之间建立的缘分。至今,在佩服《商界》杂志白手起家、畅销不衰传奇的同时,我更感兴趣的是:《商界》杂志是如何发现并打开国内连锁加盟广告市场的?这本杂志究竟又是凭什么秘密武器多年盘踞、称霸国内连锁加盟广告市场的?刘旗辉先生曾经对我说过,他“迟早要把《商界》传媒的传奇写成一本书”。我期待着早日看到这本书,盼望着他尽快解密《商界》杂志和连锁加盟之间的因缘。

另一个平台是德威治医药连锁公司,让我真正了解了连锁企业的运营管理。

在社会的知名度方面,北京德威治公司虽然没有同仁堂、金象连锁药房那么响亮,但该公司运营管理比较扎实,业内人士比较认可德威治。德威治是一间白手起家的民营连锁企业,没有什么雄厚基础,在短短几年内拓展到数十家店面,进入了京城同业第一阵营,非常不容易。

德威治公司董事长张玉宽先生乐意和比他年轻的人交往的心态,让我和德威治走到了一起。我曾以顾问身份深入该公司管理层,全程参与了该公司的创立、扩张和资本运营等事宜。

在德威治工作期间,我真切感受到终端网络的优势位置同时,更加深深体会到连锁企业运营管理的难度:选址几个主要指标的权衡,开店面积的确定,产品品类的管理和优化,销售、促销的方式和丰富策略,库存的非人为因素和人为因素,以及自办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取舍,等等。

就这样,连锁业成为了我进入投资行业的通道和突破口。说实话,在商界传媒工作的后期,我已经在考虑、准备职业转型问题,在具备专业金融知识(在人民大学已经读完金融专业在职研究生)同时,还需要懂一个领域,与《商界》杂志工作最相关的连锁业就成了我首选的行业:自己对这个领域已经熟悉了,随着工作的累积和深入,还会更加熟悉这个领域。在商界传媒工作期间,我还以连锁业与资本为主题,系统总结了自己在连锁业方面的实践、体会和知识,完成了《中国连锁企业投融资实务》一书。

一本《连锁企业投融资实务》为我在国内连锁、零售圈建立了专业认可度。至今,还有发邮件来拜访的、想聘请做顾问的(该书作者简介栏目中留了我的电子邮箱)。没有《商界》传媒的工作经历,没有这个平台,我是无法写出《连锁企业投融资实务》一书的,无法积累一定的连锁业资源,难以转入投资行业的。

当时,我也想过其他热门行业、领域。当时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如果不选择连锁作为专业领域,而选择其他领域,会更难。不选连锁业,选哪个行业呢?选其他行业,一片茫然!谁都难以摆脱“路径依赖”啊。没有三、五年,难以真正搞懂一个领域,自己基本搞懂零售这个领域之后,才明白一个领域的水太深了,懂一个领域有多难!对零售、连锁之外的领域,自己真的不敢张嘴,因为自己深知:对于没有熟悉三、五年的领域,一个人张口说话不到5分钟,就会露怯,甚至会暴露自己的浅薄。

最近一年里,我也在与时俱进,把自己的投资业务自然拓展一下,一个方向是从线下零售向线上零售延伸,已经看到了一些不错的线上零售企业,毕竟线上零售(B2C网站)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比较早期的领域;另外一个方向是向医疗、教育两个行业聚焦,已经初步打开了局面,因为只有聚焦才能理解,理解之后才有深入,才会发现行业方向、发掘到优秀企业。

直到前几天,我和《商界》传媒之间连锁业的缘分仍然在继续。先后有两位《商界》传媒的新同事发来邮件向我约稿,都是与连锁业相关的,什么要做一个有关“家乐福”的报道啦,等等,可能是两位新同事看了我在新浪的“资本与零售”专题博客的缘分吧。缘分会偶尔跳出来,敲打、提醒缘分两边的朋友。

尽管长时间没有联系,朋友之间内心里还会经常想着对方的。前段时间,纸老虎品牌的创办人胡忠先生意外遇害,我在去吊唁之前想到了《商界》传媒:《商界》传媒和纸老虎、胡忠非常熟识,《商界》传媒的领导知道胡忠的事吗?我立即打电话给《商界》传媒副董事长赵建元先生,电话那边赵总熟悉、质感、略带沙哑的声音说“我们这边也刚刚知道了消息,谢谢方剑还想着我们”。随意、平常的话语中透露出朋友之间的惦念,原来的那份友情依然。

“交新友,念旧情”。生命好像是一段接一段的旅行,每一段都有同路人,无论是否帮助过我,我在内心里都会一直记得。我会感恩过去的因缘,珍惜现在的缘分,种下未来的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