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粮食生产真的还是稳定增长吗?
-----因为我们现在生产粮食的土地可是快速减少呀
文/汪华斌
今天刚好在某农村审查项目,结果吃饭时碰到了新闻报道说今年的秋粮稳定增长;这时吃饭的农民就说了,我们国家是不是在什么地方新开发了粮食生产基地;不然为什么我们这里粮食生产快速减少,可国家的粮食生产竟然稳定增长呢。我一时真的无语,因为农民问了一个全社会都不愿意说的关键问题。
后来我在县农业局知道了统计数字,就是以国家种粮补贴费为统计依据的;因为我们这各地方上报的种粮统计表中,就是我们财政补贴的依据。这时我查了一下我知道的几个名字,发现这统计数字还真的有意义。一位农民全家人进城打工十年了,而且还在城里买了住房就在城里落户了。可他家的种粮补贴费照发,而他家的三亩田早就成了荒滩;根本失去了种植的价值。另一户农民家的五亩田早就被国家征用了,而且县里还提成了百分之二十;可她家的种粮补贴费同样照发不误,所以这五亩田也被统计为今年的粮食产量。
后来我们从高速公路开车回武汉,发现黄石到武汉的高速公路两边基本看不到真正的农田了;到处是基本建设,城市的外扩已使鄂州、黄石成为武汉市的郊区城市。以前那一片片的无人农田区,现在却出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开发区。这一看还真的使我胆战心惊,我们中国人又在哪里开发出了种粮食的土地呢;因为这成片的土地成了开发区,我们用什么生产粮食呢;总不能用工业合成粮食吧,最起码目前还没有这门技术呀。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再过五十年我们社会都是城市了;既然都是城市了,我们还有可种粮食的农田吗;如果说我们房顶上种粮食,但全国到处跑还没有见到这能种水稻的城市农田呀;如果没有种粮食的农田,我们后代吃的大米又能从哪里来。难道我们这一代的农业大国,到了后代会变成工业大国吗;而我们中国人坐等外国人供应我们的大米吗。
我到过不少农村指导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可我发现现在没有哪里欢迎搞农业;现在农村种田的基本是老人,没有年轻人种田。所以现在农村没有荒的土地,只是那些家中有老人的家庭;一旦老人过世,田地就荒芜了。为什么如今的村干部收农民的土地相当容易,就因为没有人种田的原因。而村干部收回土地并不是发展农业,而是因为开发房地产;实在不行,就出租成工业用地;因为这才是比农业产出率高的途径。于是我们现在到处是用农田开发成的工业园,这就是我们社会现在的价值观;因为工业土地闲置也比农业产出率高。
当然我们的政府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虽然说要严格保护土地;但是每年还是要放一些土地出来搞住房或者工业建设,甚至中央领导也提出要增加土地供应。问题是,每年应该放多少出来才合适;依照政府的计划,明摆着年年不够用;依照市场需求,有人又担心今后还要不要吃饭。再加上我们每年上报的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从而使我们放出土地开发竟然还带来了粮食产量增加。我们的政府当然高兴,在房地产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时;我们社会竟然还粮食稳定增长,这才是社会奇迹。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现在依然大搞房地产开发;因为它与我们社会的粮食生产没有矛盾。可是有谁知道这是蒙人的,大家就是为了骗取这种粮补贴;从而在统计上我们社会永远是粮食稳定增长。可实际呢,我们的粮食生产倒退了一半。
是啊!目前中国耕地只有十八点二七亿亩,人均仅有一点三九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百分之四十。我不知道十八亿亩耕地包不包括我们湖北,反正我们这里的土地已经少到只有十年的开发就全部是城市了。如我老家农村解放初期是人平均土地五亩多,但承包责任制时的土地却是三亩不到;现在的土地是一亩不到,而实际能种植的土地不到半亩;因为我们那里的村干部把山全部卖掉给人家当坟地了,再加上农民在田地中间建房;所以现在能耕种的土地半亩不到。即使这样村干部还要卖,估计不到十年就全部没有了。然而可惜的是土地没有了,竟然连经济来源也没有了;因为我们那卖掉的坟墓是农民自建的,所以没有任何经济价值。也就是说不到十年,我们那里的农民全部是打工者;而粮食生产基本为零,这就是我们社会的发展规律。
中国人究竟需要多少农业用地,估计我们上下都没有人知道;虽然中国政府画了一条‘红线’,即全国耕地不少于十八亿亩。但具体的操作,恐怕没有人知道‘红线’在哪里;如我老家农民做房子,竟然送礼到村干部家就能在农田里做房子;而不送礼的人,任何地基都是‘红线’。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红线’的梦幻中土地全部成为了非农业用地;我们竟然还是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在这样的‘红线’设计中,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快速向全球第一城市迈进。即使我们全部是城市了,我们的统计数字依然还是粮食稳定增长;这就是我们这个看不懂也不明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