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宜开征房地产税


                 

  面对房价的高涨,面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无效,专家学者纷纷为出台房市调控新政出谋划策,这本是好现象。但是,有些专家学者习惯于做个“拿来主义”,根本不结合本国实际乱开“药方”。其中,建议开征房产税就是典型一例。

  房产税有什么个理来呢?原来西方许多国家已经开征房产税,如美国50个州都已开征房产税,税率一般为1%到3%。在建议开征房产税的专家看来,既然西方国家征得,为何中国征不得?况且这开征房产税大有好处,一则可以大幅提高国家财政收入,二则可以大幅增加房屋持有成本,有效打击投机炒房,同时可以有效增加房屋入市量,平抑房价。

  提出开征房产税的专家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他们忘记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的道理。美国与我国的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同,财政支出的重点方向也不尽相同,所以,适合于美国的房产税,不一定适合于中国。

  美国实行的是土地的私有化政策,当你购买了住房之后,也就拥有了房屋与土地的所有权。在美国,房产是重要的物权之一,当房价上涨,你的资产就增值,当然,交资产增值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中国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国家所有制,纵使你买了房产,你也只有使用权,而没有土地所有权,对没有所有要的财物进行交税,在法理上说不通。

  美国征房产税是为了地方政府的开销,地方政府的开销主要是用在百姓身上,比如用在教育上、治安上、环境治理上等等,当然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优化时,房价就会上涨,所以有人说,美国征房产税是帮助百姓房产增值。另,美国国家不征房产税,房产税属于地方政府征的税,房产税的税率确定是用地方政府的年度开销除以房产总价值。

  中国政府在土地出让方面可以取得巨额收入,同时在房产交易环节又可征得大量税费。近年来,尽管中国政府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了民生工程建设,但是,这些钱相对于庞大的财政而言乃九牛一毛,不值一提,那财政的钱到底用在了什么地方呢?主要用在了行政消耗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上,百姓能从中得到的实惠非常的少。

  如果中国不分国情,像美国一样实施房产税,房价可能会下跌,但极有可能带来两个后遗症。一是百姓更买不起房。首先,房产税是否会通过卖家转移给买家呢?从中国多年来运用税收调控房价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可能性非常之大,比如,目前中国征收5.5%的营业税就通过卖家转移给了买家,更加重了百姓的购房成本。其次,纵使百姓能买得起房,也养不起房。在买房之后,每年还要承担数额巨大的房产税,百姓敢买吗?有人说,家庭第一套房实行免税。如果这种方案出台,假离婚者会剧增,房产税不但不能调控拥有两套住房的家庭,造成人为的不平等,而且极易给社会管理(例如计划生育工作)增添麻烦。二是房市泡沫破裂,中国经济步入衰退期。房价一旦大幅下跌,根据中国人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房市将出现如2008年底般的萧条,那时,房屋建设速度会减缓或停滞,百姓同样买房难;同时,房市的萧条将拖累银行等金融机构,到时美国式金融危机就有可能会平移中国。

  综上所述,中国不宜开征房产税。要想调控房价的话,还得从降低地价、增加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多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