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倒计时[2]:以心相许


昨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经济之声”采访我,话题是我们这组七夕主题月,我特别提到了现代人情侣之间馈赠礼品时面临瓶颈:送来送去,无非就是鲜花和巧克力---单调乏味、缺乏创意。事实上,每个情侣都自认为自己的情感与彼此的关系是独一无二的,是世界上最美善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在相互之间礼品的馈赠方面也显出个性,突出自己的独具匠心呢?艺术品或许能大大拓展我们的思路:稀缺、美观、有趣,寓意深远且独一无二。
这次孩子们搞到的一组心形币,就很有意思。第一眼看上去首先是非常可爱,上面的铭文也很有寓意。事实上,很多当代纪念币的发行侧重的就是人们的情感诉求,追求的就是礼品型的艺术消费,而如果你仔细赏玩,币中的文化和思想内涵还是相当精彩的。
这是当代第一枚心形币---“无尽的爱”(Endless Love):2005年发行,一对小天使相互依偎着,衬托在玫瑰花上。你可以说他们是在享受爱的甜美,但其实,也是在彼此安慰。受《圣经》文化影响,西方更愿意谈论人与人之间广博的“爱”,而不只是男女之“情”。因此,除了情欲的欢愉,还有内心的伤痛。基督徒的典范特雷莎嬷嬷说:“爱至成伤”;融贯东西的纪伯伦说:“爱,就是欢笑着流血”;圣经说:“爱是恒久忍耐,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计算人的恶……爱是永不止息”……
 
这款币除银币外,还有另一种铜镍合金,刚果发行的。
 
如果说特雷莎嬷嬷是神职人员中施爱的典范,戴安娜王妃无疑是世俗人群中,爱的使者。她的爱情是个悲剧,但是,在遭受伤害时,她选择了继续去爱,爱更多人,更多地去爱,而不是自怜自艾,吝惜地收起爱心,愤世嫉俗。她自己说自己的职责就是去关心和爱别人。事实上,她也的的确确传递着爱心,因为她有一种对“爱”的信念---医治伤口,靠的是付出更多的爱,而非怨恨。即所谓施比受有福。愿她安息。
 
下面这一枚是我本人很喜欢的,孩子们也都觉得好,但没说出为什么。仔细看这幅画面,有人觉得眼熟么?
 
没错,这就是文艺复兴巨匠拉斐尔的名作《西斯廷圣母》!这对小天使算得上其中最受欢迎的局部之一。
古典绘画,就这样走下神坛,进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成了消费品,成了赏玩品,成了很cute的爱之“信物”。这几枚币的发行量都不大,多数是全球2500枚,因此流入中国市场的数目很少。这枚据说在国外很多钱币网站都已经宣告售罄。
 
还有一枚可爱的,甲壳虫。用了珐琅工艺,上面的铭文“Good Luck & Prosperity”,好运、亨通。
 
“幸运”题材是当代外币中十分常见的,而且通常都很畅销。由此也可以看出,虽然钱币作为国家法定货币,其尊严不可撼动,但身份上的严肃性并没有妨碍它们成为愉悦人心的消费品——赏心悦目,讨人喜欢,是钱币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如果你想送礼,这种祝人好运、亨通的内容,恐怕是不错的选择吧?我看到它第一眼时,脑海中浮现的就是送礼的需求,多好的寓意和彩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