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不是企业机构自身的形象类的网站,是个人网站、或者是电子商务类的平台,网站阶段性的工作必须是传媒化的,去传媒化的网站就失去了做平台的意义。至于是否能从平台传媒型的企业机制转型为交易型的平台甚至到纵深的专业服务管理平台,就要看根基于投入的大小了。
所以网站注定是延续传媒化、交易型、服务类的方向延伸下去的。传媒化要实现的目标是树立标签,形成传播与口碑、提高知名度、在危机的时候力挽狂澜。
做网站首先是做平台,做平台就需要从传媒的角度切入,做以内容为核心的传媒化平台。至少在知名度、独特的标签定位没有确定之前,在产品与服务的推广与传播没有到达正轨之前都需要传媒化运作,而在企业遇到危机与挫折以及与投资人处理关系等方面,都需要在传媒角度多做些工作。
在交易型的平台,则面临的是可以进行信息管理,并促成交易的功能,不单纯是信息展示的功能、信息的互动功能,而且包括数据库的保存于导入导出的管理功能,包括安全性与便捷性。当然更重要的是交易的匹配性与灵活性,沟通的充分性与深入性。
而服务类的平台,则需要更专业的服务团队与服务管理,需要的就不仅是平台问题,而且是线下管理的问题。从信息管理到需求管理,从传播管理到销售管理,从前端营销到后端的服务管理,从成本的管理控制到利润的最大化等全方位的管理体系。
内容传媒化的网络平台需要大量的网络编辑方面的工作。
个人认为,在网络编辑的工作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大约有如下五点:
首先是确保来源的权威性,无可指责性。虽然是网络媒体,但在传播的过程中也需要以严谨性作为第一要务,你的每个帖子都必须有明确的出处,如此,即使你不足以为自己转载的内容负全责,一旦你意外地陷入纠纷,或者陷入危机之中,也可以把自己解救出来。
其次是要控制篇幅、提高效率,缩短阅读的时间。任何人,即使是最百无聊赖的网民,其时间也值得高度尊重。假如你不想把自己定位为传媒类的网站,或者不希望把大量的资源耗费在网络的内容储存上,就必须考虑每个帖子的长度。
再次是要注重时效性与更新。至少资讯类的、活动类的每天都要更新,就如生命体每天要吃喝,不能断了呼吸一样,网站内容的更新也是常识,否则如一潭死水,留下的仅仅是水下的水草与污浊的漂浮物,连仅有的几条鱼都会死掉的。
第四是需要遵循内容提交与审批的格式化与统一化,以便于信息的管理;任何一个有些规模的网站都会有内容编辑团队,如何给他们安排工作,并对工作进度与效果进行监督指导?就需要有相对固定化的模式与要求。
第五要有定期的辛辣评论与点评,以及提示值得注意的地方。这一点可以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士作为评论员,以逐渐形成阶段性的评论传媒的雏形,围绕种种热点话题、热门事件以及明星人物、案例的点评评论、讨论以及相应的小型沙龙,从独特的角度进行相应的专家资源整合。并以专家为核心,为相关创业项目提供智囊的作用。
网站的内容必须与产品的运营、品牌形象的传播、影响力的营造与提升结合起来。
网站首要的是展示平台,发挥的是传播作用,只有以此为基础,为网站的VIP们给他们提供专栏、评论等传播机会与平台,让他们多露脸。提供专业形象的传播服务,才能吸引专业人士携带他们的资源过来。
以营销推动内容建设,并让网站本身作为资源的整合者,从专业人士到机构,从传媒机构到专业机构,从社会活动机构到官方机构,这是网站运营所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虽然未必会带来切实的直接收益,虽然未必会有鲜明的标签,但至少会实现从市场到内容,从成本到收益的良性循环。
将此诸多目标整合到一起实现的最佳方式就是资讯汇编,那种比黄页划分得更精细,资源、需求与特色鲜明,而且有相应的时效性的卡片型的传播方式,甚至可以具体到个人照片与信息的提供。通常人在宣传自己的时候都会有更高的热情,特别是在用机构投入给自己提供宣传,更是会激发人参与的热情。
所以人物机构频道将是第一阶段推出的重点。把网站作为虚拟展示平台,仅仅以线下的手册发行作为噱头,让大家多多关注线上的宣传,以网站所整合到的平台资源区推动线下资料的发行,形成滚雪球性的影响力。如此才是内容传媒化网络平台的运营之道。
贾春宝
2010年8月11日星期三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