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从所好


 富从所好

一直希望自己做一个在喜好方面挖掘到极致的人。就算是一个木匠、皮匠、瓦匠,或者考古者、训诂者。

这是我许久的想法。下午办完事还早,老大哥单位在附近,就过去坐了一个半小时。谈及他的儿子,正痴迷日语,东渡日本学社会学,他很是担心孩子未来就业。我遂将自己想法向他直言。

中国所谓的富人,完成自己原始积累,其后人求学之路,不该再承载身份命运转变的沉重,而应该从其所好,学习一个自己钟爱的专业,无论多么偏门,也一直学下去。如此,对于一个人来讲,则是完成了自己;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才会真正出现学者和思想家。

此种纯粹的学习,欧美多有,而近来中国尤缺。当今校园,少有不受就业前景影响而选择自己专业的学生。对于贫寒卑微者,大学之路,即是个人甚至家庭命运提升之机。无可厚非。然而,如果一个社会中人们多数如此,这样的时代是很难有大希望的。

曾想过,如果一个孩子喜欢四书五经,那么如果达到熟读成诵倒背如流,即使不上大学,我们的中哲专业博士生导师该会破格录取的吧;假如哪个学生能够二十四史读上十几遍,搞中国史研究的老师们多数也做不到吧。社会中在各个层面缺少精致者,缺少用一生的时光聚焦的生命光亮。无他,这个时代功利风正劲。

朋友说到我们缺少精神信仰。这也许是一个太大的话题,只是,无论完成自己,还是显示上帝的荣耀,更多的人在生命的某个层面开拓到极致,应该是现代社会给人带来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