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房企旗下楼盘多月未现成交记录,到底是难以定价“主动惜售”,还是楼市受冷后无人问津?
近日,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北京保利西山林语三期项目现场时,却被售楼中心前台的保利地产工作人员告知,项目还未开盘,但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上的信息显示,该项目已分别于
实地探访 记者发现多重疑点
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上的信息显示,
然而
得知是来看房的,这位销售人员说:“目前三期还没有开盘,不过年底前会开盘,具体时间还未定。现在只有二期剩下的11套别墅还在销售。”
但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保利地产北京媒介部负责人对此指出,这位销售人员不知道实情。因为西山林语前二期开盘时都举行了盛大的开盘仪式,三期开盘时没举行此仪式,所以可能误解没有开盘。实际上已分别于
在采访中,该负责人认为,目前没有客户需求,所以导致销售不畅。
但
“后来公司销售人员对这些登记客户进行了销售追踪,但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种是选择观望,另一种就是放弃购买。”这位负责人对此继续解释道,可能当初申请预售证时的定价有点高了,主要原因在于前面二期的销售均价就不低,该项目三期与前两期的配套一样,如果定价偏低,前面两期已入住的客户会有意见。
而当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向工作人员索要一份西山林语三期的户型图与楼盘说明书时候,这位负责人表示:只有二期的户型图,因为三期的户型图和楼盘情况与二期类似,所以三期就直接用去年项目二期销售时付印的户型图与楼盘说明书了。
公司否认捂盘惜售
一位行业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西山林语三期项目就是“捂盘”或“惜售”的典型例子。
他解释道,新政调控的不断深入和调控周期的延长,市场成交量暴跌,比如分别于2008年与2009年上市的西山林语一、二期项目都曾创造过当日推出,当日销售完毕的销售奇迹,但三期项目可能因为前期登记的客户比较少,且推货量达到1240套的大容量下,开发商对新政和后市判断不明朗的情况下,被迫“捂盘”或“惜售”,用此来拉长客户储备周期,以增加客户需求储量,并在考察市场反应的基础上确定售价。
对此,保利地产北京媒介部负责人却并不赞同。他说,时下北京实行一房一价策略,西山林语三期项目每套房的定价已在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上按规定公示,不存在重新确定定价的必要。
不过,不论保利的情况是否属于捂盘,4月以来的楼市新政,基于对前景判断及公司具体情况的不同,在销售过程中,房企们的行为开始分化。据记者了解,一些房企开始降价销售,另一些房企则主动捂盘,以图楼市反弹;或被动捂盘,延长客户储备周期及进一步静观市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