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飞
笔者获悉,对于乘用车品牌体系上汽通用五菱已经有了长远的规划,从目前新乐驰角度来讲,将继续悬挂雪佛兰的标识而不会改变。
国内微车老大上汽通用五菱进军乘用车市场广受关注,近日网上曝光了6款有可能被其采用作为品牌标识的LOGO,但厂家不置可否。
实际上,莫说是上汽通用五菱转战乘用车行业,即使是一个以生产拖拉机为主的企业突然宣布获得“准生证”或买到“壳资源”将生产轿车了,也没有人会感到惊奇,中国的乘用车市场是块十分巨大的“蛋糕”,只要有机会不来咬一口是不可能的。
因此,上汽通用五菱将从商用车领域拓展到真正意义上的乘用领域,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关键在于这个点对其而言是华丽的转身还是一不留神而折翅,是转还是折呢?中国的乘用车市场诸国混战、百舸争流,目前为止生产乘用车的厂家没有不赚钱的,只是多和少的问题,所以,市场上多一个乘用车厂家不多,少一个乘用车厂家也不少。
上汽通用五菱既然要做乘用车,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又能做到什么程度,这才是大家所关注的。
乘用车销量未在2010年销量目标内,转战乘用车底气在哪?
张良献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使刘邦成就了霸业,对于已做微车老大好多年的上汽通用五菱来说,“墙”不矮了,“粮食”也很多,从商用车市场图谋乘用车市场顺理成章。这是深厚的根基决定的,例如:来自上汽、通用和柳州市政府部门的支持;在产能上游柳州、青岛两基地最终131万辆的产能保障;在项目配套上有投资43.5亿元打造的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车零部件生产项目,以及与博世、德尔福和上汽旗下配套企业的合作;在渠道上100多家乘用车4S店,以及近300家分销商。最重要的是其在微型商用车市场约为45%的占有率,不仅稳居行业销量之首,更是成为国内第一家年产销超100万辆(106万辆)的单一车企。
上汽通用五菱称“乘用车项目历经两年多筹备”,首款中级车年底上市,但观其2010年的销量目标似乎并没有把乘用车的销量计算在内--2010年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目标为123万辆,比2009年的销量预计增加16%。其中,五菱微车的销量目标为115万辆,乐驰的销量目标为8万辆。
两年的筹备,肯定不是上汽通用五菱将2010年的乘用车销量漏算在销量目标中了,难道是对以凯越为原型的乘用车销量未抱太大希望,只是随随便便的走点量?
中级车切入,拒绝整容拉皮,研发能否打败奇瑞吉利?
上汽通用五菱新乘用车首款产品首先会从中级车切入,这是中国最大的细分市场,股东方上汽和通用在这个细分市场也有着丰富的经验。
当然,有人担心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车品牌处于弱势,而廉价的微车又不能提升其乘用车的品牌。
不过,笔者认为品牌并非是上汽通用五菱首先要考虑的。
微车老大、上汽通用的光环笼罩、微车及乘用车出口印度等海外市场,这一切都是上汽通用五菱的品牌优势,相信他一定能够利用好来弥补乘用车的品牌不足。
笔者一直强调,首先是车型的产品力支撑起来品牌,之后才是是品牌带动了产品的销售。
所以,笔者认为,即使上汽和通用把上汽通用五菱当做其老旧车型的退休养老地,上汽通用五菱也决不能自认为就是如此,而拿着凯越、乐驰之类的车型改来改去,这样的做法最终只能害了自己。也许在短期内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长久的竞争中将多走弯路。
从上汽通用五菱的产品和渠道定位看,其竞争对手最主要的将是奇瑞、吉利、比亚迪等在二三线城市大受欢迎的自主品牌,如果上汽通用五菱不能重视研发,稳扎稳打,用真正适合消费者的产品从中级车市场切入,进而高端行走,别看近日风风火火,日后则很可能“泯然众人矣”。
如果能够在产品力上做好文章,微车老大未尝不能微、轿通吃。(郑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