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潮下的农村


  这是一篇路透社的文章,从富士康跳楼自杀者之一的农村采访所得、所感受的,情况基本属实。

  我更习惯于把留守在农村的人们定性为“守望者”,自己也是从农村来的。回家之后的感觉上就是被“守望者”期待的感受或者是“被看重”的感觉。这种感受增强了自己在外努力拼搏的能量,同时也敲打着自己的在城市挥霍浪费的过错。

  农村的现实和过去是一样,他们是这个社会发展的底层,而且有可能永远是底层,只要他的人口数量占最大多数,他就是底层阶级。

  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当然也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些都是正确的。但是,直到平衡之前,农村始终要承担痛苦阶段,否则谁来提供廉价的劳动力,谁来承担平衡的不利的一面。

  这就像美国的企业家狗叫似的,指手画脚:中国的投资环境越来越不行了?。其实是放屁。中国如果比你美国的科技还发达,那美国不知道有几个人愿意为中国的福利和社会平衡承担不利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