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陷阱?


最近3年来,ipbaobao完全致力于互联网相关问题的研究,在对IPTV/NGN/IMS等发表了明确的“最后陈述”后,一直不再发表看法,此后的事实也完全证明了我的分析和判断。但此次78#IETF会议,又一次谈到了SIP,时隔3年后再次有感而发。


SIP设计于1996年,2001年被3GPP采纳成为IMS 的基础性协议。 至于为何被3GPP选中,ipbaobao咨询了一些专家,得到的最常见的答复是“SIP简单”(相对于当年的H.323)。另外还有“文本方式”、“便于扩展”等特点。


这些理由ipbaobao一直认为“不成立”!IpbaobaoSIP/IMS的质疑,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比如2007年的,十问IMS自乐到几时SIP/IMS为什么难当重任我被NGN主席雷死了等博文。2010年,再加一点:SIP私有扩展日益增多,互通成为非常大的问题,而只能依靠“开源SIP”来解决互通问题。阿弥陀佛! 

  

自2001年SIP被扶正后,10年后“简单的SIP”大约有200多个RFCdraft。仅SIP核心标准文档总页码大约1200(English)。另外,如果你是研究SIPVOIPIMS,那么与之密切相关的文档还有:AVT文档2500页,SIPPING文档1100页,MMUSIC大约750页,SIMPLE大约700页,IPTEL400页,ENUM400页。


总共英文标准文档大约7200页!按每天能够学习明白10页标准文档计算,阅读完SIP标准,需要2年的时间!而ipbaobao作为职业标准工作者,是无法保证每年看3600页标准文档的,更别说看懂了,看懂后开发了,看懂后应用了。


非常有意思的是,IETFITU-T是竞争关系。而SIP是互联网行业的IETF制定的,却试图去应用的是电信行业的3GPP/ITU-T。做SIP的标准组织没有去应用自己的标准,是竞争者在推广应用别人的标准!从这点看,如果SIP应用不成功,就像是IETF挖坑,让自己的竞争对手ITU-T去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