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雄鸡版图的祖国
我从《诗经》中“坎坎代檀”的江边,来到《史记》“金戈铁马”的楚河汉界;我从郦道元的《水经注》,看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我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我看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我看烟花苍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雄姿;我看群峰腾跃,平原奔驰,长河扬鞭的豪迈…… 我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我读祖国青春的豪放,从布满烽火的长城;我读祖国壮年的成熟,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
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 我曾看到祖国的孱弱,祖国是一滩血!在亚细亚的东部,祖国用宽厚的臂膀,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孙中山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支撑民族的血肉骨骼;邓小平指引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闯关东,过壶口,走三峡,奔大海。一路浩浩汤汤,汹涌澎湃。我看到祖国富饶与辽阔,我看到祖国一日千里的超越;我看祖国崇高与巍峨,我看祖国的繁荣,正如灿若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