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7.25日香港回来话房市和股市


7.25日香港回来话房市和股市(2010-07-25 16:43:10)

 

 周末去了一趟香港,买了些休闲衣,买了些周末财经杂志,有好多话同大家

 交流啊。

 A 谈房市,现在的房子和通胀是港人非常活跃的话题。

   记得年初笔者讲过,香港一百年历史里,黄金涨了50倍,房价涨了5000倍。

   还记得吗。

  1 周末的东方日报分析,楼价指数四月份78.82点已经超过2008年高点74点,

    这个数字接近97年初,离香港金融危机的98年之前高点97.7-10月100-100.71点

    还有一段距离。

    但是香港媒体普遍认为楼市下半年会发飙。

  2 举例看看,最近香港南湾海景房,92套房一枪而空,平方尺卖到17390港币,

    也就是说16万人民币,一平米。大家想想内地一线城市房价,可能掉吗,

    尤其深圳,广州。

    在说过例子,朋友一套公寓不到50平米,2008年金融危机后买230万,

    春节290万,现在330万。每平米6.6万。相当于二线海景,香港普通的房。

   3 所以香港媒体认为内地房地产调控,目的是调控房价上涨过快,而不是希望跌。

    尤其2-5线城市的房价。大家已经看到西安,武汉,沈阳,天津这些地方,

    还有其他地方根本就没有掉。

    十年前想在深圳买房的白领白白浪费10年等待,最后离开深圳。

    领导人都明白不会让房地产影响去年全年努力,全功尽气。

   4 朋友在广州置业的,香港置业的都没有跌,所以房子是一个双重投资品种。

     又可抗通胀,享受国民财富一起增值,好过其它品种。

     相比看股市,08年跌去很多白领10年财富。

    

  B 关于股市,在香港媒体看到几个鲜明观点,

    1 香港刚刚获得人民币结算业务,这项试点原先有上海,深圳,广州,都在争取,

      中央最后选择香港,意义是重大的。

      中国今年经济总量会超过日本,成为老二,赶超美国,香港就是窗口。

      这次比98年金融危机后,容许国企去香港上市,港股8000-11000,到20000,去过33000点

      去年有开放多边贸易免税试点。战略意义还要深远。

    2 这次在香港即将被边缘化的时候,还是把最大蛋糕给香港,率先从事人民币业务,

      让香港向国际金融中心转型。

      一方面让人民币在港自由兑换,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强势货币。

      另一方面让国际热钱源源不断流向中国。

    3 这里大家明白了,香港媒体的重要观点,一是中央宏观调控会松绑,

      二是人民币的升值。另外退出政策延后。

      所以他们最看好人民币相关资产投资或增值。

      首选内银股,内房股。将来他们的理财产品的主要投资方向就是这。

    4 香港媒体认为A股见底,所以难怪大盘走势不同一般。

      这次去香港更加明白,地产提前启动的真正原因。

      是政策松绑和升值,还有香港即将进行人民币理财业务。

      以银行,地产为主导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将伴随中国经济长期走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