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集权制和集权制企业形成的企业和市场环境均因为对要素资源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制约,使企业产生盲目投资,而更倾向于市场投机。这是因为投资人由于投入一定的金钱,组成法人组织和用于企业的公共权利,形成企业的权利基础,而成为这个组织的企业君主,企业君主雇佣一些人,形成企业主统治下的官僚管理团队的集权企业体制,企业主享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要素资源的支配权,并成为企业财富的最大受益者。集权必然产生奴役和垄断,最终产生垄断性分配,导致贫富分化,整个社会集权制企业形成的垄断性分配导致的贫富分化,最终因消费不足而产生市场的垄断性商品生产过剩和垄断性资本流通过剩。因市场消费不足和生产过剩,垄断性流通资本为了保值、增值,最终进入投机市场--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参与市场豪赌,引起市场的经常性非正常、非规律性波动,影响下游行业或产业生产和流通的正常进行。资本的加速累积和豪赌产生通货膨胀,这些过程在不断强化消费不足的同时,又在进一步吸食消费者原有的劳动财富,而产生和加速消费递减。只要资本是掌控在少数人手里并不断地累积和放大,通货膨胀和消费递减就不会停止,直到危机爆发,“能量”被部分释放,经济才看起来好转。而现实问题是生产和流通工具的不断改善和更新,全球市场的不断扩大,企业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的不断放大,企业体制缺乏适应外界环境的变革和升级已经导致部分功能失灵,金融和商品投机更加快速和频繁,市场规则缺乏更新而功能失灵,资本的累积速度和累积规模在加速放大,通货膨胀和消费递减会变得不断增速,危机爆发的频率、速度和规模就会不断加快和增强。
垄断性商品生产过剩和垄断性资本流通膨胀结果产生的背后,是以资本为主导的权力垄断[企业集权]进而形成对法人要素资源的垄断性生产和流通,和以权力[国家集权]为主导的资本垄断进而形成对法人要素资源的垄断性生产和流通,这是当今世界影响社会进步和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两大根源。
我们先说第一类企业,私人企业--个人或少数人控股企业。无论是分权制国家还是集权制国家的私人企业,企业主通过投入财产、组成法人组织和用于企业的公共权利,而构成企业的权利基础,享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要素资源的支配权、并成为企业财富的最大受益者;第二类企业,国有企业。国家通过投入财产、组成法人组织和用于企业的公共权利,构成企业的权利基础,而享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要素资源的支配权,并成为企业财富的最大受益者。有些国家,包括分权制和集权制国家的国有企业,由国家股东和私人股东共享企业的的所有权、支配权和企业收益,国家只持股不控股。还有一类国有企业是国家投入财产、组成法人组织,国家享有企业的所有权和部分或大部分资源的支配权,比如税收、红利、企业重要官员的任免、行政等公共权利的经常性渗入等,企业享有另一部分资源的支配权和企业收益。总结起来,集权制企业有以下弊端,并因为这些弊端,而成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频发的原因。
1.集权制企业法人的权利基础来源于企业主。企业主因为投入财产、组成法人组织和用于企业的公共权利,而成为企业的所有权人、企业资源的支配者和企业资源的最大受益人。
2集权必然导致企业主的专制、奴役和垄断。在我上一篇文章《企业民主化开启全球统一治理时代》中,我提到人、财产、信息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个要素资源,人是社会要素资源生产和流通的行为条件和行为主体,法人是社会要素资源生产和流通的主体单位,这里只说企业法人,作为企业生产和流通主体的工人在企业法人里丧失了其主体地位和主体应享有的对企业的所有权、企业要素资源的支配权和企业要素资源的最大受益权,用法律术语说,就是权利行使主体不仅丧失了自身的权利,还丧失了权利构成的要件--企业,和这个要件产生的一系列权利。而现在企业主成为了企业的所有权人,又是企业要素资源的支配者和企业要素资源的最大受益者,工人在这个企业王国里受到奴役,其行为和行为结果也受到了专制和垄断。
3集权制企业的企业主和工人的理想与目标是对立的。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法人主体对最大化利润的普遍分享。工人和企业的信息、财产一起构成企业生产和流通的要素资源。使用廉价要素资源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实是少数人对企业拥有所有权和支配权,企业主怎么会不行使其对工人的奴役和垄断权--奴役工人生产的同时降低工人的待遇,垄断工人的生产[权力=行为]结果:信息和财产,从而提高自己的收益。这就造成了企业主与工人争利,双方就形成了对立。企业主凭借着用于企业的公共权利,取得了对企业的所有权、支配权,也同时把企业产生的“最大化利润”划归自己所有,广大工人只分享到极少的“最大化利润”,这样差距越大,对立越尖锐,矛盾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4集权制企业要素资源缺乏有效监督、制约和民主化管理。企业主是企业的主人,在这个企业王国里,企业君主雇佣一些人,形成一个企业君主统治下的官僚管理团队,来管理自己的企业王国。
5集权制企业缺乏和破坏自由、平等的竞争秩序、竞争原则和竞争机会。企业集权制在导致企业主对工人和工人行为、行为结果专制、奴役和垄断的同时,其官僚管理团队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和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因素,更强化了这种奴役和垄断的竞争秩序,也破坏了自由、平等的竞争环境,从而使企业更丧失了自由、平等的竞争秩序、竞争原则和竞争机会的企业环境。企业雇佣的企业官员同样遭到企业主的专制、奴役和垄断而受企业主强力支配,在企业的地位越低,越遭到多重的专制、奴役和垄断。企业主对旗下子子孙孙的企业集权制的专制、奴役和垄断,很容易使庞大的企业王国形成断裂,为危机到来的抗争埋下脆弱的危险的种子。
6集权制扼杀人的天性,影响工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行为与行为能力,集权意味着奴役和垄断,奴役和垄断必然阻碍和堵塞正常的信息通道,导致信息的误导、失真和缺乏对信息的传播、交流和沟通。无论是企业内部信息环境,还是企业外部信息环境,都因为无处不在的集中权力,和集中权力形成的垄断,成为信息自由流通通道的障碍,而影响着企业技术、企业机制和体制的创新和提升。
7企业集权制导致制度失灵。企业主和企业主雇佣的官僚管理团队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首先违反企业制度,而由于集权制企业要素资源生产和流通信息缺乏透明度,加上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制约,企业制度首先会被企业主和企业官员所破坏,而上行下效,工人也逐步成为企业制度的破坏者。
8企业集权制导致企业战略失误或战略失效。由于集权制企业单元构成了全部的市场环境,而且市场又在不断的膨胀和扩大,生产和流通工具的不断更新,生产量和流通量的不断增加,集中的权力又无处不在的垄断着企业和市场的要素资源,市场变得更加模糊和缺乏透明度,因而也变得更加纷繁复杂。又由于企业的不断扩张、变大和内部权力的集中而缺乏通畅、真实的信息通道,企业环境也变得越来越纷繁复杂,所以,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也就缺乏企业环境和市场环境准确估量后的有效依据。即使制定了一个合理的完善的企业发展战略,由于市场环境的纷繁复杂和企业内部环境的纷繁复杂,以及企业官员和工人的执行打折,企业发展战略的执行也会非常困难,甚至在执行中发生失误和失效。
9企业集权制不是藏富于民,而是藏富于少数人。由于集权制企业是企业君主雇佣的官僚管理体制,而企业的所有权属于企业主,企业资源的支配权属于企业主和少数的企业官员而最终是属于企业主,所以企业主是企业要素资源的最大受益者,其次是企业官员,还有国家税收,工人是企业法人生产和流通的主体,却拿到最少的收益,这就为产品生产过剩、消费不足和通货膨胀打下了基础。
10 企业“最大化财富”的少数人垄断性分享,产生生产过剩导致工人低薪或工人失业,也成为消费不足和消费递减推动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11集权制企业容易导致事件的复杂化,致使企业效率低下。由于企业和市场无处不在的集中权力,集权意味着奴役和垄断,要素资源的生产和流通通道被人为阻塞,不能正常通畅,在导致企业和市场环境扑朔迷离的同时,增加了事情的复杂程度,提高了企业交易时间和交易成本,同时影响到企业要素资源的生产量和流通量,降低了企业生产和流通效率。
12企业集权制改变了企业法人组成和存在的目的,在我的另一篇学术文章《论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部分摘录]中,我论述了法人组成和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法人全体成员的生存与发展,在这里可以表述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企业全体成员对利润最大化的普遍分享。如果加上企业文化等信息要素资源在内,应该表述为企业追求财富最大化和企业全体成员对企业财富最大化的普遍分享。集权制企业现实是只追求了企业财富的最大化,丧失了企业全体成员对财富最大化的普遍分享,而是形成企业财富最大化的少数人分享。财富最大化的普遍分享不是实行平均主义,而是创造自由、平等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机会,让工人在自由、平等的竞争规则下分享自己赢得的财富。
13集权制改变了产品存在的目的,扭曲了产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即产品产生利润的同时,实现产品的实际用途。比如说房子的用途,一方面它是赚取金钱的商品,一方面它是供人居住的场所,现实是房子被“利润最大化分享”的少数人倒过来卖过去,只让它在流通中不断产生利润。再如今年的大蒜和辣椒,其生产和流通被“利润最大化的分享者”大资本所垄断,其价格两年上涨100倍,资本在恶意和过分追求产品经济价值的同时,藐视和荒废了其社会价值,致使产品的社会用途长期被扭曲和闲置,影响了个人和法人对产品用途及时、合理和有效的利用。尤其是金融产品,根本用途是投资和帮助法人生产和流通市场或社会需要的产品,却让产品大量参与金融或商业市场投机,不仅推高了物价,也改变和扭曲了对产品的根本用途。
14企业集权制打乱了市场的目的、破坏了市场对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的目的是实现对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生产和流通工具的不断改善和更新,生产量和流通量的不断增加,全球市场的不断扩大,财产的累积速度和累积规模也在不断放大,放大到现在的一个企业一天可以赚到过去几个企业十几年、几十年都赚不到的钱。规模大到可以超过几个十几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大到可以不受地域和市场规则的限制,甚至可以左右商品和金融市场的走势,可以打乱和破坏市场的规则,从而导致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失灵。
15集权制降低企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一个法人的竞争力是来源于人的组织和组织能力对法人要素资源的合理、高效的生产和流通能力,而产生更多要素资源的结果。这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组织管理体系和配套的企业制度以及合理的发展战略来组成要素资源生产和流通的企业体制,以保障工人有一个自由、平等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机会,保障企业成员的竞争素质和竞争能力,保障成员间有一个团结和协作的目标平台,保障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执行,保障企业要素资源有一个通畅的生产和流通通道,保障企业要素资源的生产量和流通量,保障企业要素资源有一个有效的监督、制约和民主化的管理过程。集权制企业是企业主雇佣下的官僚管理体制,企业必然产生专制、奴役和垄断,产生对立和对抗,缺乏有效的监管与制约,缺乏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被动劳动,缺乏信息交流和信息分享,企业缺乏创新环境和创新人才以及创新结果,缺乏发展战略制定的有效依据,和对发展战略的执行能力。由于无处不在的集中权力对企业要素资源的垄断和制约,资源生产和流通通道不通畅,在产生官僚主义,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同时,导致企业环境复杂化,导致企业制度失灵,战略执行不力和战略失误或失效,企业要素资源流通通道不通畅,影响到生产量和流通量,影响到企业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应对速度和应对能力。企业奴役和垄断形成不合理的分配格局,主体间产生对立和对抗,企业的对立和对抗,影响到企业间的同舟共济,同心协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抗能力,在企业遭遇困境和最脆弱的时期更容易影响企业的团结、造成企业内部矛盾的激化和共同体的分裂、破产。
综合集权制企业产生的以上种种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这些问题对各方面的影响,得出频发发市场危机的原因和依据。
1企业缺乏有效监管和制约。企业主是企业的主人,企业要素资源的支配权属于企业主和其雇佣的官僚团队而最终还是属于企业主所有,因而企业要素资源缺乏有效监管和制约,导致企业主盲目冒险投资,而更倾向于市场冒险投机。盲目投资导致市场的垄断性生产过剩,商品投机导致市场商品的垄断性流通短缺。资本对商品的投机行为增加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成本,最终这些附加的成本会分摊到普通消费者身上,更增加了公民的消费压力,导致了消费递减。资本对商品市场的投机,引起市场的非正常波动,影响到行业或产业链下游产品的正常生产和流通。资本在金融市场的豪赌,一方面影响到生产企业的正常融资,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投资和生产。一方面一些大资本会吸食小资本而变成更大的破坏性投机资本。想想在投机市场,大资本PK小散户,专业投机对抗业余投机,广大散户和业余投机者只能是十赌九输,被大资本吸食输了钱的广大散户,更增加了个人的消费压力,加速了消费递减。
2市场缺乏有效监管和制约,这里指的是市场的交易、投资等流通过程缺乏应有的规则和对规则的执行和裁决机制和体制。上面说过,由于生产和流通工具的不断更新等多种原因,资源的生产量和流通量,资本的累积速度和累积规模都在不断放大,市场规则的更新却跟不上这些市场的变化,导致新的规则尚未建立,原有的规则发生失灵。这里产生的结果一是商品市场形成经常性非正常、非规律性波动;二是金融市场产生大鱼吃小鱼,行家吃业余的同时,金融资本不断放大,不断放大和缺乏有效监管、制约的大资本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打乱和破坏市场规则的同时,不断衍生出新的利润增长点---包括公民的透支消费产生的预期利润等。
3由于企业主是企业要素资源的支配者和企业财富的最大受益者[政府通过税收或分红也成为企业的受益者],工人只拿到低微的收益,这种垄断的分配格局就形成了巨大的贫富差距,造成了垄断性生产过剩,和公民收入过低产生的消费不足。资本在商品市场投机附加的成本又转嫁到下游的消费者身上,更增加了消费者的消费负担,而产生了消费递减。散户金融市场投机产生的亏损,,使消费递减进一步加剧,而货币贬值也在加速消费递减。政府试图用增加公共消费来弥补公民消费不足,和用公共福利来平衡贫富分化,由于以上提到的生产和流通工具的不断更新,全球市场的扩大,生产量和流通量的不断增加,资本累积速度和累积规模呈现前所未有的几何级放大,而全球化金融市场的豪赌更增加和强化了资本的累积速度和累积规模,政府的财政消费无论如何也跟不上资本的累积速度和累积规模,只能会产生更多的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最终还是纳税人来买单。而高福利必然以高税收来实现,高税收必然形成高垄断---政府垄断[这个先不说]。企业的赋税还是要转嫁到工人和消费者头上,因为没有任何企业会以补贴工人和消费者而能长期生存和发展下去,所以,政府实施的财政消费也好,实施的公共福利也好,最终也都是由广大消费者来买单,政府的这些行为在进一步加剧消费递减的同时,也在为未来全球化下更大的危机打下基础。
4资本由于消费不足、生产过剩、消费递减和货币贬值,只有长期留在资本市场,为了保值增值,而加入投机行列,不断参与市场投机。在推高物价的同时,不断增大资本泡沫,而不断增长和新加入的资本为资本泡沫的不断放大提供了基础和动力。
5企业集权制和全部集权制企业形成的市场环境,由于无处不在的集中权力而导致市场信息等要素资源通道受到扰乱、阻塞和破坏,致使企业正常的产品生产和流通以及企业再投资缺乏有效依据,而产生盲目投资。盲目投资的结果,是财富的滥用和产品生产的过剩。而资本尤其是大资本对产品尤其是初级产品的投机行为,在破坏了资源流通通道和市场生态的同时,也使市场变得更加纷繁复杂,这导致生产类企业不敢轻易投资,和企业在产品生产和流通中出现非正常、非规律性波动,而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只有参与资本市场的豪赌,而人的天性---好斗、冒险、投机和侥幸心理也支持了这种豪赌行为,因为企业是集权制,是企业主说了算,也就强化了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豪赌行为。
总结分析,企业集权制形成奴役和垄断导致贫富分化,产生消费不足和生产过剩。企业集权制和集权制企业形成的市场环境,让企业产生盲目投资和生产,加剧了市场的生产过剩。资本在商品市场的投机,推高了物价,扰乱和破坏了资源流通的正常通道和市场生态环境,也增加了企业投资和生产的盲目性,增加了产品成本,企业转嫁了产品部分成本,增加了消费压力,产生消费递减。生产过剩也引起了工人失业或待遇递减,这也加剧了消费递减。散户参与资本市场的投机亏损更强化了消费递减。资本市场对财富的四处吸食,导致资本不断膨胀,为了实现企业财富的最大化和减少在资本市场的压力,资本只有千方百计寻求和制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资本无论如何流通,利润点的最终对象依然是广大消费者。消费不足和消费递减被形成的资本流动,无论流到金融市场还是商品市场,都会对市场造成打击和伤害。流通到金融市场会导致资本膨胀,流通到商品市场会导致生产过剩的同时也会产生部分商品的垄断性流通短缺,市场生态的局部破坏会逐步向整个市场传导,最终可能导致市场生态遭到瘫痪性破坏。消费不足、生产过剩、通货膨胀和消费递减到一定时候,危机发生的时机也就成熟了。
一位生产粮食和信息的中国农民 伍鸽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