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收关之年,我们要对它后期评估,又是“十二五”规划制订之年,我这里特别标志了,包括港澳台和全世界所瞩目,明年中国将正式实施“十二五”规划,那么今天我想讲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大家这样一些信息量,从几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首先来看,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它的理论框架是什么,实际上很简单,就是提出了一个经济社会净福利最大化,一方面意味着民意福利最大化,另外一方面可能更重要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本最小化。
如果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经济净福利,我们用绿色GDP来表示的话,包括资产损失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成本,如果我们定义为和谐社会的,也应该减去各类社会成本。那么我们来看看,以往我们都认为发展是硬道理,很多人认为,实际上增长是硬道理,但经济增长并不像人们想的那么简单,事实上并不是经济增长速度越高净福利就越大。有一个点,超过这个点增长幅度越快的话,净福利是急剧下降的。我们看一下这一张已经被验证的数据表,这是95计划时期,当时的经济增长率只有8.63%,无论是能源消耗发电量还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不仅是低增长,还有的是负增长,但是到了这一个时期,2001年到2008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但是付出了非常高的代价,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实际上超过了经济增长率。这告诉我们,实际上我们要打破经济增长至上论,我们知道历次的计划都把转型和战略结构的调整作为主线。
今年二月份,胡锦涛总书记专门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和八大举措,作为中国今后三十年,特别是“十二五”规划,其实我们的主题就从原来的发展是硬道理,转变为转型是硬道理,从加快发展速度转变为加快发展方式,它将成为“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它的背景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
首先来看就是金融危机,特别是全球的局势。我们来看看,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挑战,世界上是气候变化,如果我们可以看一下1990年以来的数据,那条黄线,已经增加了0.7度,它会导致人类的灾难,我们可以看一下从1750年以来,传统的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它的增长模式是什么呢?一方面,经济总量按照对数的做法,它不断的增长,另外一方面它的碳排放不断增长,可以说它的基本的模式是我们定义为的黑色发展模式。
二十一世纪人类将创造一种新的创新模式,我们叫做绿色发展模式。本质是什么?就是要使得经济继续增长,但是与碳排放开始脱钩,或者进一步下降,这样才能保证人类未来进一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从1950年看到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850年以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1995年以后是第三次信息化革命。事实上从2000年以后,我们又进入到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如何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不断进行绿色创新,无论是国际金融危机还是全球气候变化都形成了一个机制,我们必须要转型,要在全球的转型过程中先行一步要占领有利的地位,这是我们从国际转型,国内的背景来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中国处在五化过程,另外一方面,中国又处在我们所说的资源矛盾凸显期,我们在很多指标都已经是世界第一位或者第二位,可以认为气候变化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约束条件。
我们当时只是从国内的角度来论证资源环境是最大的限制因素,今天我们从全球的角度要考虑到气候变化最大的一个限制因素,我们可以从前面的数据对中国做一下讨论,由于不同的增长模式,它会导致有不同的结果。如果我们一条曲线是按照1985年到1995年的曲线碳排放大概要到80亿吨每年,95时期来看,它不会超过40亿吨,第三种情况就是后来演示的情况,实际上我们已经超过了将近70亿吨,如果继续上升就可能超过100亿吨。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做一下累计的计划,第一种方案,累计排放是800亿吨,其实已经很多了,第二种方案就是1100亿吨,第三种方案就更多,会达到1578亿吨,这个碳排放从这一段时间中国就大大超过美国,这就是我们在考虑“十二五”规划的最大的一个制约条件。
“十二五”规划作为五年规划它的定位是什么,就是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确保政府的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绿色发展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是全国人民共同行动的纲领,是政府履行四大职能的重要依据。可以这么讲,五年规划就是要把它量化,并分为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我们要对各级政府进行约束,确保各级政府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地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它的实现。
第一方面,我们也提出预期性指标,更多地靠市场主体进一步实现。可以说整个五年规划思路比较清楚的,人口资源环境的指标明显上升,已经达到36%。我们可以对“十一五”时期的绿色指标做一个评估的话,有一部分指标是实现了,有一部分指标还没有实现,主要没有实现的实际上是单位GDP能耗,现在看来只是实现了64%。
第二个方面,化学需氧量,由于考虑到农村的排放,实际上这个量要比原来统计的城市的量多出了50%,温总理提出,目前最大的挑战就是这两个指标如何在明年的三月份向全国人民交代,特别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二五”规划是比较清楚的,基本思路就是围绕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以绿色发展为基本要求,就把五大建设,五位一体凸显出来,尤其我们说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主要的发展思路和基本原则,在这里就凸显了绿色发展,建设绿色中国,那么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在总体设计上分为五个方面,前三个方面都是“十一五”规划提出来的,后两个方面,一个建立气候适应型社会,一个是防灾减灾,对此我们也进行了所谓的绿色规划设计,我们把它称之为“十二五”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是中国绿色现代化的重要起点。
从关键性指标,我们可以看出来,不仅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20%,而且还要提出来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0%,其中也包括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迅速提高,以及减少其他的温室气体,此外还考虑到利用清洁煤炭比例,包括自然灾害、生态空间,以及环境投资比例进一步提高。我想这一些思路都是对过去“十一五”规划的一个继承,包括创新,我们基本上能够考虑到尽可能的是量化,能够对各地各行业、各主要部门进行分解。
我想指出的是我们今后的关键词,“十二五”规划,我们把它概括为“绿色”,如果得出一个结论的话,第一,就是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全球的最大挑战,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挑战;第二,中国需要积极地参与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工业革命;第三,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黑猫”,因为我们是世界最大的排放国了,不过如今要“黑猫”转“绿猫”;第四,就是要积极促进绿色合作,我们还是要为人类做出绿色贡献,可以说国家“十二五”规划将成为中国第一个绿色发展规划,将成为中国实现绿色现代化的历史起点。
"十二五"规划与绿色发展
评论
编辑推荐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