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乱象,先富了谁?


    早在小孩上高一时,有一位教育部门退休的干部朋友就打招呼:给孩子办个二级运动员证吧,参加航模比赛也行,咱都能搞定,轻轻松松高考加20分10分的,绝对值得!

    当然,这一套东西全部搞定,需要三万元。

    当时,我们夫妇俩意见出现了分歧:爱人强烈同意,我有点担心。我认为,这谁不谁都能“搞定”的“高考加分政策”,也太“秃子头上的虱子”了,社会再黑也不能黑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吧。难道我们伟大的“纪检”等监督部门都是天天吃素的?万一哪一天出现了一个“包青天”,这三万元不打了水漂吗?

    由于我的犹豫不决,这事儿自然没有办成。不是我心疼这三万元,以我的经济状况,三万元“打”出去,还不至于伤筋动骨。内心对社会腐败现象的特别反感,以及对法制部门仅存的幻想,深入骨髓,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然而,三年后的今天看来,我当时真是多虑了!我的多虑遭遇了最终的惩罚:妻子埋怨我太“清高”,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结论,再一次得到了社会现实的验证。现实是如此的残酷:孩子他们班一位跑500米都累得要吐血的同学,都是“二级运动员”了。如果仅仅一位“特例”也就吧了,孩子能把他们同学中流传的“可笑”地享受各种高考加分政策的事例,当作笑话、故事给你数列半天。虽然孩子没有埋怨我的“迂腐”,但我真的自惭啊!

    早在孩子高二时,他们班主任有一次开家长会,老师就讲,有能力给孩子办各种加分政策的家长,现在就该着手办了。孩子高三上学期一次家长会,班主任再次提醒:有能力的,赶紧办!

    记得大约10年前,一位教育部长退下来的时候,还自豪地、意味深长地对媒体说:教育系统还是一片“净土”。如今,还有谁敢说:祖国,你还有一片净土!

   《中国青年报》最近连篇剖析“高考加分利益链”和各地存在的加分政策乱象,使人们感到中国还有正义的声音,还有正义的记者,还有正义的呐喊,还有希望。然而,这种孤独的正义呐喊,会否引起相关领导和部门的正视,并积极研究严密的对策,去杜绝此类腐败的蔓延和深化,我们不能不存疑,因为,去年已经有媒体披露过高考加分政策带来的腐败乱象,时至今日,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地方有任何改正的迹象。是这些部门的“首长”们“看不到”这种乱象,还是自己早已深陷其中了呢?

    在高考加分政策产生的腐败利益链条上,谁将“先富”起来呢?当然,如同任何其他腐败利益链条一样,近水楼台先得月,得月必是胆大人。胆子大、头脑活、敢于送,敢做敢为,敢收敢送,“侠义疏财”,必将成为先富的一代。

    抨击高考加分乱象,于我,如今则是多管闲事。谁让俺正义之心未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