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难阻民主,善政不是宪政


  ——读壶公评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一文有感

  作者:xyz

  来源:作者赐稿

  壶公评论谈论中国佛教的禅宗和律宗对日本文化影响的分析文章的确很好,我也曾夸奖过他。但是其所写的谈论现代中国改革的文章则显露出他思想上的致命短板来了。他的短板主要在于他的民本主义。他已在其好几篇文章中说到这个民本主义或民本社会主义,甚至他认为“中国的民主主义只能从民本主义演变而来”(详见《民主不是一个道具,而是文明的一个高度》)。(相关链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民本思想来源于中国的儒家,特别是孟子。他一再提出“保民”、“养民”和“教民”的具体纲领。这个民本思想其实也是中国现执政集团所一再强调的,这里以胡的新三民主义为其代表,即“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这三个“为民”就是典型的民本思想。与孟子的“保民”、“养民”和“教民”的民本主义无疑同出一辙。

  孟子的后两个“民”暂不说,就看其所谓的“养民”。孟子的所谓“养民”就是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并尽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人民丰衣足食,才能有助于社稷稳定,实现国家的安定和进步。这在中国古代,特别是社会处于大变动的封建君主战乱时代,无疑是进步的思想。但是现在中国所处的这个世界早已乾坤巨变了。自由、民主和宪政早已成为政治现代性的代名词,君主、帝王,甚至是专制独裁者等均失去了合法存在的土壤。即便是孟子所言的“民”字所蕴含的“士农工商”“四民”之含义也不复存在了,早已变成为现代的拥有种种天赋人权和政治权利的公民了。

  可现在的中共领导层依然拒绝接受现代公民概念,依然将国民当作需要自己来为他们“用权”、“谋利”和“系情”的子民来加以统治和教化。于是,他们极力通过在政治上鼓吹民本思想以及经济上加快发展来掩饰和缓解愈益严重和恶化的政治问题和社会冲突,力图通过推行善政来冲淡,甚至阻扰和压制国民对于现代民主宪政的追求。我们且不说这么做是否能达致其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只是说壶公评论的所谓民本主义或民本社会主义思想就正好适应了时下当权者的政治需要,客观上起到了一种阻碍民众思想解放和在中国推行民主宪政为方向的政治改革的作用。读了其若干文章后我觉得,壶公评论先生文养造诣较高,然其尊崇儒家民本思想,又赞成马克思主义之社会主义理论,反对在中国实行现代民主宪政,则实为一大遗憾也!

  《礼记。礼运篇》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庸之道,事时和谐,君子之道,若海若巅”。壶公先生,现乃我中华五千年之大变化之关键时代,是坚决走向民主宪政道路以使中国实现全面现代化还是继续拘泥于儒家中庸之道在二千多年前的民本(实为皇本)思想上找出路,以善政代替宪政,实为时下中国政治改革的分水岭。善政与宪政,一字之分,差之千里也!而且,更需要警惕的是,现民本主义已经成为既得利益和权力集团反对政改的最大口实和武器。

  其实你我并不相识,且都戴着一副mask讨论严肃的政治问题,显得有点不伦不类。呵呵!但请想,如果这种讨论是在一个公民权利得到现代民主宪政制度保障的国度,我们会这样吗?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民本难阻民主,善政不是宪政。惟望壶公先生三思也!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