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资金上周净买入62.69亿元
上周沪深两市机构资金出现大幅净买入,金额达到62.69亿元。具体看来,沪市机构资金净买入53.44亿元,深市机构资金净买入9.25亿元。
板块方面,上周机构资金净流入前3个板块分别为银行、有色金属和煤炭石油,净流入金额分别达到20.92亿元、8.59亿元和8.32亿元;机构资金净流出的前3个板块分别为电子信息、医药和电器,净流出金额分别达到2.76亿元、1.88亿元和1.61亿元。
●权重板块轮番表现 上周主力净买入178亿
随着农行上市,在上市公司中期业绩普遍预增支撑下,上周股指迎来了强劲的反弹行情,大盘连续5天放量上涨。盘面上,银行、地产、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周期类主流板块轮番上攻,稀土永磁、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股表现抢眼。大智慧超赢数据显示,7月19日至23日,大盘资金全线净流入,累计达178亿元。
从上周走势及资金流向来看,金融、地产、煤炭石油、有色等权重板块的强势表现无疑是大盘实现连续上涨的重要因素,在政策放宽的预期下,估值较低的强周期性板块如煤炭、有色、银行、地产等板块资金连续大幅流入,走出一波估值修复行情。
从具体板块来看,银行、煤炭石油、房地产、有色金属、钢铁等五大蓝筹板块位居资金流入前列,一周资金净流入分别达20.6亿元、18.3亿元、13.9亿元、12.8亿元及9亿元。主流板块的轮番表现带动市场集体空翻多,农业银行下半周开始脱离横盘走势直接刺激银行股走强,该股上周主力净买入达4.8亿。
数据还显示,化工化纤、交通工具、工程建筑、运输物流、券商、仪电仪表等二线蓝筹股集中的板块,超赢资金净流入均超过6亿元。事实上,二线蓝筹股赚钱效应相对更为突出,以上板块一周强势股包括沃尔核材、新安股份、航天机电、北方股份、海洋工程、北方国际、中国国航、飞马国际、宏源证券、金风科技等。
此外,在周三权重股出现休整之时,新兴产业股再度走强,部分新能源、新材料概念股大幅飙升,说明在传统产业股估值修复为主线的反弹行情中,也有不少资金关注起估值高但成长性较好的新兴产业股。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新兴产业股有产业政策扶持以及旺盛的下游应用需求,中短线成长空间较大,投资者不妨适当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股的投资机会。
在资金净流出排行中,仅供水供气、电力、造纸印刷三大板块资金呈总体净流出。全国部分地区暴雨洪水天气一度使水利设施股受到关注,不过供水供气板块主力仍净卖出6063万元,重庆水务、武汉控股等资金流出明显。在电力股中,长江电力、国电电力资金分别净流出1.34亿元及0.83亿元,而粤水电、华能国际则小幅净流入,板块资金一周净流出4289万元。
显然,与前期中小板、创业板小盘次新股火爆相比,市场风格已经发生了变化。业内人士认为,26日光大银行上会或将给市场带来一定的获利回吐压力,不过绩优股仍会是追捧主线如具有业绩支撑的交通工具行业重型汽车股,北方股份、中国重汽,另外酿酒食品、商业连锁等大消费概念关注度较高。当然,行情的持续性需要成交量的配合。
●大基金上周主动减仓2.48个百分点
德圣基金7月22日仓位测算数据显示,上周大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3.74%,较此前一周主动减仓2.48个百分点。
从基金操作来看,上周基金在反弹中主动减仓迹象明显,仅少数基金增仓。196只基金主动减仓幅度在2个百分点以上,其中66只基金主动减仓超过5个百分点;主动增仓的基金数量出现明显下降,仅有30只基金主动增仓幅度超过2个百分点,其中6只基金主动增仓幅度超过5个百分点。
●港澳资讯·大盘分析:农行带动银行股上扬 有望挑战60日均线反压
周五两市股市承接周四盘升惯性,在农行强势扬升的带动下小幅震荡翻红。上证指数全天上涨9.62点,尾盘报收2572.03点,成交量1027亿,同比略有放大。盘面上,券商、期货和银行居于涨幅前列,涨幅分别为2.03%、1.43%、1.11%。由于权重银行股的上行分流较多资金,使得个股超出半数均出现小幅调整态势。
预计短期银行股尚有惯性上扬动能,支撑股指继续挑战2600点附近强阻力区域,而部分短期反弹幅度过大的个股将面临获利回吐风险。
●港澳资讯·B股综述:深强沪弱 或将延续
周五,沪深两市B指惯性小幅高开后处于窄幅震荡走势,午后开盘震荡回落,在2点左右跌到全天最低点,随后展开震荡反弹,深市反弹力度强于沪市,最终收于阳线,而沪市尾盘未能超越开盘价,收于小阴线。沪市报收于231.19点,下跌0.48点,跌幅0.21%,成交3.46亿;深市报收于629.87点,上涨3.95点,涨幅0.63%,成交3.30亿。
个股方面,深圳本地股表现较为抢眼,连续两日位列两市涨幅榜第一位的深物业B(200011)涨10.05%,以及万科B(200002)涨2.60%,深国商B(200056)涨2.50%,深深宝B(200019),深华发B(200020)等等。跌幅榜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物贸B股(900927)跌2.41%,上电B股(900901)跌2.38%,海欣B股(900917)跌1.91%。
整体来看,短线深市B指明显强于沪市,后市有望继续走强。
●亿元融资买入紫金矿业(601899) 豪赌还是套利?
深陷“环保门”,紫金矿业(601899,股吧)股价一度下挫。但出乎意料的是,继上周二(7月20日)突然出现逾8000万元融资买入后,上周五该股又出现融资买入超过2000万元。截至上周五,紫金矿业(601899,股吧)融资余额过亿达1.09亿元。一时之间,“豪赌说”、“套利说”和“内幕说”充斥其中。
目前,紫金矿业至少面对湿法厂铜矿停产损失、信息披露违规处罚以及污染生态环境处罚等三大问题。面对上述糟糕的处境,其股票遭市场如此追捧,一时间引发投资者议论纷纭。接受记者采访的融资融券分析师看法亦出现分歧。
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军清指出,7月20日紫金矿业突然涨停已经引发投资者不满,“两融”市场当日出现逾8000万的融资买入,不排除融资买入者具有信息优势。这个信息优势包括提前获悉股价拉升和公司对“环保门”的公关进展。
除“内幕说”外,一些分析师也提出了“豪赌说”。在紫金矿业的信息披露违规,湿法厂铜矿停产损失以及对污水处理费用及后续处罚等问题尚未明确的情况下,投资者贸然利用杠杆融资买入该股,显然是在豪赌。渤海证券分析师房振明认为,“内幕说”尚无证据,融资者豪赌紫金矿业的心态昭然若揭。
不过,在各种说法中,“套利说”更容易被业内人士所接受。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的上市公司绝不止紫金矿业一家,并且以紫金矿业在福建省的地位,遭到重罚的可能性不大,大事化小是处理此类事件的惯例。
7月13日,紫金矿业公告“环保门”事件,之后5个交易日最大跌幅达17%。而早在紫金矿业公告“环保门”事件之前,该股股价半个月跌幅已达12.5%。国泰君安研究员蒋瑛琨认为,紫金矿业股价短期暴跌显然给部分投资者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正如蒋瑛琨所言,7月20日交易数据显示,当日紫金矿业流入资金超过6亿元,其中融资市场提供逾8000万元,按成交均价5.6元,截至上周五收盘价5.72元计算,融资买入投资者浮盈逾2%。与此一致的是,中国民族证券分析师关健鑫在紫金矿业涨停前夕即7月19日发布研究报告称,虽然“环保门”事件可能给公司经营带来一定压力,但却为投资者创造了一次超跌买入的机会。
另外,多位分析师也表示,紫金矿业融资盈利仅能作为个案分析,不能当做融资融券业务整体的投资模式来研究,利用融资杠杆豪赌某只股票风险巨大,紫金矿业的未来走势或成为投资者研究融资融券投资模式的具体参考。
2010年7月26日早盘相关信息汇总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