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优用于工 上德施于行


至优用于工 上德施于行
——访优德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许经理


   优德精密自1982年在台湾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着客户满意的宗旨,坚持以高品质和专业制造为使命,致力于各类模具零件、精密零件之制造与销售,并以交期迅速、价格合理赢得市场客户的支持与良好的信誉,为强化服务与及时的供应链,继台湾厂之后,陆续在马来西亚和中国昆山设厂,并于2001年5月通过ISO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SGS),更进一步完善了从原材料到成品每一步骤的管理。
  最近《模具制造》记者就从上海国际模展期间反应的一些情况采访了优德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许经理(下称“许经理”),请许经理谈了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看法及优德精密公司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些措施和对未来的规划。

  《模具制造》:2010年5月11~15日,2年一度的模具行业盛会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模具展在上海隆重举办。你对此次行业盛会有没有比较突出的观后感?能否简要叙述给我们分享。
  许经理:经过2008与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进入2010年,中国的经济有明显的好转。体现在展会上,今年的参展企业比去年增加了很多,且规模与档次也均有提高。模具行业盛会,更是新老朋友聚集的盛会。沟通中了解到,大家今年都很忙,业绩喜人!

  《模具制造》:为把本届展会举办成一届最完美的行业盛会,展会主办和承办方在展前举办了一系列的行业推介活动:如2009年11月24日在重庆举办的“模具与现代制造业报告会”; 2010年1月5日,在上海举办的“完善制造业产业链,促进经济发展升级”研讨会;2010年4月1日在京举办的“模具与现代制造业研讨会”;以及在展会期间举办的“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上述一系列行业活动的参与,对行业信息的交流与研讨,您对我国模具行业整体的现状有了怎样的认识?请展望一下我国模具行业的未来前景及贵公司的战略定位。
  许经理:当前我国模具行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以企业内部自产自配为主的、附属于产品生产的工装行业,发展成了有相当规模的、具有高技术行业特征的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装备制造产业;从主要以传统的、钳工师傅为主导的技艺型手工生产方式,进入到了普遍采用数字化、信息化设计生产的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时代;从单一的公有制企业形式,发展成为以民营企业为主、多种所有制企业形式共存的新格局。
  模具行业在中国被广泛看好,近年来我国模具行业加快了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步伐,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主要表现为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高于行业的总体发展速度;塑料模和压铸模比例增大;面向市场的专业模具厂家数量及能力增加较快;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三资”及民营企业的发展很快,全国各经济圈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不断涌现,大批产值上千万的民营龙头企业浮出水面并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力军。
  优德公司的战略定位是不断优化各项生产要素组合,开发人力资源,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国际一流的模具零部件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

  《模具制造》:许多行业专家认为进入2010年,我国模具行业已逐步企稳,由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行业严冬已近尾声,我国模具行业将推进装备业的发展和升级。您认同这种说法吗?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许经理:虽然不能确切的认为行业严冬已近尾声,但模具行业将推进装备业的发展与升级是确定的。以优德为例,从2009年底开始,为了适应市场及客户的需要,我们陆续增加了近1000万元的设备,且以自动加工及精密加工设备为主,如CNC,WEDM等。

  《模具制造》:我国模具厂家虽已达到了3万家,从业人员近100万人。但大部分高档模具以及高档模具的原材料,还必须依赖进口。对此,您认为作为精密模具零配件企业如何提高竞争力和开拓市场?目前贵公司在细分市场和市场占有率方面有哪些优势?
  许经理:市场竞争是无处不在的,任何公司首先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优德从1982年台湾厂成立开始,就定位以高端的品质,优良的服务来配合客户需求。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从台湾到马来西亚,到江苏昆山,优德已得到客户一致认可。特别在汽车模具行业,优德携手世界两大知名品牌DAYTON与DADCO,共同打造全球优质模具零部件服务网络。

  《模具制造》:据统计,2009年我国模具出口总值已接近19亿美元,您对这个数据怎样看?贵公司在模具零件出口市场处于什么阶段?
  许经理:与2008年相比,2009年模具出口额下降了4%左右,但在全球金融危机情况下,仍能保持较稳定的出口,也说明我国模具产业技术能力及市场竞争力有较大提升。
优德昆山厂,2000年建厂开始,就实行内外销并行。目前外销市场主要为欧洲、北美、日本及东南亚,已成为优德稳定的业绩增长点。

  《模具制造》:数字化、信息化是装备制造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模具制造业实现升级、提高的重要途径。模具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逐渐体会到企业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制造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贵公司是如何进行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改造的?
  许经理:数字化,信息化已袭卷全球各行各业,模具制造业也必须升级。优德昆山厂从2000年开始,就根据公司生产形态、作业方式,自行开发了适合优德的ERP管理系统。而且把条形码系统运用到生产现场管理,使生产可以很好的管控每份订单的流转,了解生产的进度。而且,优德各分厂或营业所,均通过网络联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均可了解客户最新订单状况。

  《模具制造》:目前我国拥有的3万家模具生产厂点中,一半以上是自产自用的,同时绝大部分都是小型企业。面对这种模具产点分布“过散”现状,中国模具行业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推进改革,调整结构。贵公司在体制改革和机构调整都有哪些手段?
  许经理: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质就是资产的经营。企业管理不再只是企业内部的事情,也不再只是专注于生产一个方面的事情,而是成为一个包括生产管理、市场开拓、技术研发和资产经营等一体化的过程,企业要从事一系列复杂的、规划、组织、控制和激励等事情。优德公司审时度势,通过调整优化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配置结构,有效整合各种生产要素来保证资本的保值增值。优德昆山厂坚持市场导向,应对激烈竞争,加快管理创新,把管理重心转移到资本经营管理层次上来,实现企业从生产经营型向资本经营型的转变。 

  《模具制造》:2010年是我国模具行业“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作为精密模具制造商,您们如何增强开发能力、调整企业结构、提高标准化水平?另外,您对下一个“五年”有怎样的期待和展望?
  许经理:作为精密模具零件制造商,优德公司不断开发低成本、高精度、高附加值的高档产品,以做专、做精、做细、做特和做新为发展方向。
  在内部管理上,深化组织结构调整,加大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力度,推行流程再造,进一步改变粗放型状态,强化管控,完善和健全适应“专、精、强”的管理体系,提高生产、技术、质量等各项基础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
  市场、客户对精密模具零件制造商提出了“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等要求,优德公司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数控设备和CAD/CAM技术提高标准化水平,缩短模具制造周期,适应市场快速响应。
进入“十二五”之后,低碳经济、绿色制造技术研究应用将成为模具制造企业谋求持续发展的制胜法宝。优德公司在营造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的地位与角色也被寄予厚望,未来的努力方向是提供低能耗环保产品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提供环境保护末端治理及回收再利用装置;通过先进生产加工技术来进一步优化机械制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