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业大发展 高精机床仍需努力


  模具是一切工业的基础。如果没有模具行业支撑,汽车进入中国千万家庭的梦想几乎不可能实现。也正因为国产模具的发展,才使得造车成本大幅降低,同时也促进了汽车换型的速度。模具制造现在向着大、小两个极端方向发展,对精密以及重型设备的需求也相应增长。

  由于模具在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模具制造业一直受到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的关注和重视,事实上,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本身已成为制造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国际模具及塑料供应商协会负责人、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副秘书长罗百辉认为,现代模具企业已体现出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高素质劳动力密集以及高社会效益的特点,模具制造业已成为高新技术制造产业的一部分,模具技术水平正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保持这些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模具制造水平大幅提高

  我国模具行业经过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模具强国。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秘书长武兵书介绍,现在我国已成为制造业的大国,又是模具生产大国,2010年销售额将接近1000亿元(2008年950亿元),模具进口已近20亿美元,保持连续四年20亿美元的进口水平;模具出口接近19亿美元,也是与2008年基本持平,但在中高档模具方面还主要依赖进口。我国政府对模具工业和模具技术发展非常重视,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充分肯定了模具工业和技术在制造业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地位。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提高关键模具的制造水平。这次的重大专项就有C级车车身覆盖件模具等项目。

  据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副秘书长罗百辉介绍,近年来,我国模具制造水平大幅提高,以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为代表的高水平的模具的比例达到了35%以上,如汽车覆盖件模具已能生产B级车整车模具;精密模具加工精度已能达到0.5μm;精密级进模具可在2000~2500次/min以上的高速冲床上使用;塑料模精度达到了微米级,适应了IT产业发展的需求;单套重量达120T、直径达4m的轮胎活络模具成为最大型的模具等。

  我国模具行业技术升级的采购方向

  国际模具及塑料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表示,模具制造现在向着大、小两个极端方向发展。对精密以及重型设备的需求也相应增长。模具企业一年有可观的设备采购额,模具制造所需要的设备,尤其是高端设备主要还是靠进口。近年,随着国产设备水平的提升,也有不少模具企业选择了国产机床。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机床消费达198亿美元,超过世界机床市场消费份额的三分之一,占世界机床产值的35.7%,进口机床接近60亿美元。其中高速、高效、精密、复合、柔性、绿色、全制造测量单元制造为主体的装备仍是我国模具行业技术升级的采购方向,模具加工中重负载、大程序量、方工作台结构设计以及所具备的检测和控制技术、对数控系统的高编程分辨率、高进度的伺服控制软硬件环境是保证精密模具制造的关键。超精密镜面铣床、纳米级车铣复合中心、超精密数控车床等也已用于模具制造。

  在提及当前我国模具加工设备市场的情况时,罗百辉介绍,日本、欧美的高档模具加工制造设备、测量设备占垄断地位,其原因固然是与他们的产品高质量密不可分,同时也与他们对中国模具市场的策略有关。他们对模具市场的需求是主动服务,他们与模具用户合作研制开发机床的模具专用功能,量体订制功能。韩国机床和台湾地区的机床在中档机型具有很好的性价比,因此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在模具加工方面,由于部分模具所采用材料是超硬材料,因此模具制造对于刀具要求也很高,要求刀具可以切削HRC60以上的材料。罗百辉表示,对于高精、高效、高可靠性的现代刀具,如硬质合金和陶瓷等超硬刀具材料可转位刀具的消费额约为12亿元,其中80%~85%依赖进口,模具制造使用的刀具进占90%以上。用于五面加工、复杂运动的高精度切削刀具仍以海外产品为模具行业主要采购对象。

  尽管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持续增长,但模具行业大量采购的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数控卧式车床、数控磨床、数控冲床等高档和专用机床进口仍然保持高速增长。随着模具制造向两个极端的发展,以及高速、复合、智能、环保等当前世界机床制造的主流趋向,模具制造对机床、工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需要机床工具行业的共同发展,只有各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

  高精机床仍需努力

  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生产的主导产品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行业低档产品产能过剩与高档产品能力不足,国产高性能功能部件与主机发展配套失调,科研计划成果多但产业化应用效果不明显等。因此,中国机床工具行业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

  我国机床工业技术水平低,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产品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床工业企业无论在产品质量、技术水平还是在市场竞争能力方面,均存在着阶段性差距,而且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不少企业装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一些基础元器件和零部件的可靠性差,基础机床的精度、效率较低。由于国产机床的质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导致近几年机床进口骤增,进出口逆差巨大,尽管国内机床市场需求旺盛,但将近一半的国内市场被外商占领了。目前高精尖产品市场被西方发达国家占领,大型、重型和普通机床市场被俄罗斯占领,普及型数控机床台湾产品大量涌入,机床行业危机四伏。

  在模具行业需求量增大的同时,我国高精机床仍需努力,不能拖模具行业的后腿,只有机床行业产品上升了,模具行业才能顺水推舟,获得更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