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有望近期获准投资股指期货
主要从事套期保值、风险对冲,绝不允许投机性交易
继券商、基金之后,保险资金近期也有望获准投资股指期货。证券时报记者从一家大型保险公司获悉,监管部门将于近日出台《保险机构开展衍生品业务管理办法》,这意味着险资即将获得股指期货入市资格。
据了解,早在年初,监管部门就已经开始研究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的相关管理办法。据悉,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将主要以套期保值、风险对冲为目的,绝不允许投机。
一家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与基金相比,保险资金具有投资期限较长、赎回压力较小的特征,运用好股指期货这一风险管理工具,能帮助保险资金抵御短期市场风险,最终实现长期投资目的。
目前,随着保费收入的增多,保险资产规模扩张非常迅速,这使得保险资金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匹配压力。而如何有效平滑投资收益,也成为保险资金运用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保费收入7998.6亿元,同比增长33.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7.1个百分点。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日前举行的上半年保险监管工作会上指出,今年预计将有超过2万亿元的保险资金需要寻找适合的投资渠道,保险资产面临较大配置压力。
上述保险公司人士认为,运用好股指期货这一风险管理工具,可为大资金管理风险和锁定收益提供一定的保障,特别是在业务现金流和证券市场走势并不匹配的情况下,利用股指期货市场可以进行较为有效的配置管理。
业内人士指出,此前,由于缺乏风险对冲工具,持有大量股票的保险资金在股市下跌的时候常常扮演“空军司令”的角色。如果能利用股指期货实现套期保值和风险对冲,将有利于保险资金入市规模的平稳增长,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中国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仓位并非万能 七月以来基金略有加仓
二季报完整公布后,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为73%、大幅减仓近9个百分点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但基金减仓的效果大不相同,部分低仓位基金跌幅仍十分明显。据了解,7月份市场反弹以来基金略有加仓,但也有部分基金先加仓后减仓,抢到低估值大盘股的一波反弹后转身离开。
仓位并非万能
来自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近一半偏股型基金的仓位在70%以下,较一季度末大幅增加。根据好买的统计,二季度有32只基金减仓幅度在20个百分点以上。减持幅度最大的是金鹰红利价值,仓位从一季度末的79.38%降至二季度末的34.41%,减持44.97个百分点。大摩资源优选混合和嘉实主题精选减仓幅度均在30个百分点以上。
虽说仓位为王,但好买分析师刘朝阳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二季度基金业绩表现看,仓位高者也有赢家。比如嘉实优质企业,二季末仓位80.37%,二季度净值仅下跌7.03%,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5;还有大成积极成长,仓位82.04%,在同类基金中业绩排名第10。同样,低仓位也未必代表低风险。比如上海某基金,二季末仓位只有6成出头,净值下跌却超过了20%。某大型基金公司整体保持低仓位,但从净值表现看业绩却并不特别出彩。"还有两家基金公司情况特殊,旗下基金不管仓位高低,业绩一概不佳。"刘朝阳表示。
在纳入统计的偏股型基金中,仅有39只基金增仓,其中南方隆元产业主题增仓幅度最大,从一季度末的64.94%增仓至92.17%,华夏优势增长和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增仓在10个百分点以上。
到二季度末,高仓位基金已经相对较少,共有19只偏股型基金仓位在90%以上。在股票型基金中,泰信优质生活、博时主题行业、华夏复兴、银华核心价值优选和银华领先策略基金分列高仓位前五名,标准混合型基金中,交银稳健配置混合、富国天惠精选成长等基金持仓最多。这些基金在一季度末的仓位也高于或者接近90%。
近期略有加仓
二季报的仓位数据已经停留在过去,进入7月份,基金仓位有何变化呢?"基金整体加了一点仓,听说是每天买几十个亿,尤其是最近一周。"一位金牛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同时他也表示,即使每天有几十个亿元的增仓,"但摊到那么多基金头上,其实也不多。"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基金7月份以来采取了先加仓后减仓抢反弹的策略。"7月初有加仓,估计从6月底的70%加到74%、75%的水平,现在又降下来了,还是在70%左右。"知情人士透露。
从基金公司的层面看,根据好买的统计,截至6月末,平均仓位最高的是新华基金,为86.33%,其次是汇丰晋信、富国和国泰基金,三家公司平均仓位均在80%以上;仓位最低的是摩根士丹利华鑫,平均仓位为52.16%。仓位在60%以下的还有民生加银和金鹰两家基金公司。在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五家基金公司中,仓位最低的是嘉实基金,旗下10只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仅为65.25%,易方达、博时、华夏和南方四家公司仓位分别为74.45%、72.79%、71.49%和70.58%。
●基金二季报揭秘 仓位高低决定业绩分化
基金二季报披露落幕,仓位较第一季度末大幅下降,成为决定业绩的分水岭。
来自好买理财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纳入到统计的333只偏股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1.03%,其中181只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5.83%,152只标准混合型基金为65.31%。与一季度末相比,平均仓位降低近10个百分点。其中共294只基金减仓,占比高达88.29%。
记者注意到,尽管王亚伟掌舵的华夏大盘精选二季度末仓位仍高达87.88%,但更多上半年业绩较为出色的基金实际保持着较低仓位。
二季报显示,上半年唯一保持正收益的嘉实主题精选二季度末仓位为30.55%,较一季度末61.42%下降近31%,同样今年上半年业绩居于前十的大摩系两只基金仓位也在契约下限附近,大摩资源优选混合为42.42%,大摩领先优势为60.93%。
种种迹象表明,曾经数年如常坚持"死多头"的基金公司在第二季度开始松动。
仓位高低左右业绩好坏
北京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实际上第二季度多数基金经理心态都很矛盾,在上证综指跌去26.81%的背景下,既想迅速减仓保净值,又担心仓位降得过低踏空随后可能出现的反弹。王亚伟掌管基金的仓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二季报显示,其掌管的两只基金中,华夏大盘精选为87.88%,华夏策略精选为72.92%。
同花顺金融数据的统计显示,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偏股型基金的仓位呈现出一路下滑的态势。去年四季度仓位为83.8%,今年一季度下降到80.81%,二季度末再下降到71.03%,处于历史的低位水平。
汇总二季报,分公司来看,新华基金公司旗下基金86.33%为最高,摩根士丹利华鑫旗下基金仓位52.16%最低。
同时,记者统计发现,上半年偏股型基金前十位的基金大多呈现"轻仓快跑"的特点,除唯一正收益的嘉实主题精选和大摩系两只基金外,排名第二位的华商盛世成长的股票仓位为68.21%,而位列上半年季军的东吴双动力则为59.51%,同样在上半年业绩排名前十位中占据两席的信诚系基金也保持在60%一线,其中信诚盛世蓝筹二季度末期的股票仓位为62.67%,信诚四季红为66.60%。
安信证券基金分析师任瞳表示,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业绩较好的偏股型基金基本仓位都较轻,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回避了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在契约下限附近徘徊的基金很有可能是在季中将仓位减至60%以下,在季度末季报披露时点上又重新加回来的。
另一方面,在上半年业绩排名后十的基金中,仓位较重成为拖累基金净值表现的首要原因。这其中偏股型基金半年业绩排名后三位的基金宝盈泛沿海增长,国联安红利,景顺长城蓝筹。
记者汇总上述公司季报发现,除去国联安红利仓位约为60%一线外,宝盈泛沿海增长的股票仓位是84.80%,景顺长城精选蓝筹的股票仓位为86.21%。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终排名偏股型基金前列的基金二季度末大多保持着较高的仓位,但随之今年上半年排名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倒退。例如去年年终排名偏股型基金前两位的华夏大盘精选、银华核心价值优选,今年二季度末仍然保持股票仓位在85%以上,其中后者的仓位高达93.52%,另去年季军新华优选成长的股票仓位二季度末为90.12%。
重仓行业重新洗牌成推手
除仓位降低外,重仓行业二季度以来的变化成为决定基金业绩的又一道槛。
尽管王亚伟二季度仍然坚守银行股,但WIND资讯的统计表明,二季度公募基金减持前三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保险业、金属和非金属、房地产业;相对应,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证券也排在遭减持股票排名的前五之列。
对此,好买理财基金分析师曾令华表示,今年上半年小基金公司的业绩相对突出,例如大摩华鑫、东吴、信诚、华商等。
"主要原因在于二季度股票市场延续了一季度小盘股的行情,医药生物、食品饮料行业相对表现较好,小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大多规模较小,方便进出小盘股。"曾令华说,第二季度基金增持股票的三甲中,冠军和季军位置均被医药股所占据,分别是东阿阿胶和科伦药业。
以今年上半年唯一实现正收益的嘉实主题精选为例看,其在第二季度对于金融保险业配比仅为0.4%,对于房地产业和采掘业均为零配,对于金属非金属业的配比也仅为1.27%。
其配比最多的两个行业分别是机器、设备、仪表和医药生物制品,分别为11.31%和7.83%。
狂砍基金仓位、减配周期性行业的该基金已将重配行业全面转向弱周期性的防御性行业。对此,基金经理邹唯表示,预计随着二次去库存以及经济趋势的逐渐下降,市场将会继续创出新低;但二次放松的预期逐渐加强,预计市场在出现阶段性新低后,有望出现反弹。
●两市资金净流入36.05亿元
7月22日,A股市场低开高走,在房地产、有色金属等板块的带动下,沪综指喜获四连阳,再创反弹新高,个股出现普涨。沪综指收于2562.41点,上涨1.07%;深成指收于10471.77点,上涨1.43%。沪市成交970.6亿元,深市成交780.9亿元,两市合计成交1751.5亿元。
从资金面来看,沪深两市的主力资金均呈现流入的态势。据大智慧统计,周四沪市A股资金净流入12.75亿元,沪市B股资金净流入28.75万元;深市A股资金净流入23.12亿元,深市B股资金净流入1813.72万元。两市资金合计净流入36.05亿元。
在众多行业板块中,房地产、银行类和有色金属行业资金流入情况尤为突出。房地产行业净流入金额最多,达到了7.78亿元。另外,银行类和有色金属行业资金净流入金额也分别达到3.92亿元和2.54亿元。
电力是周四资金净流出最多的行业,金额为1.44亿元。此外化工化纤、农林牧渔行业的净流出金额均超过3000万元。
●港澳资讯·B股综述:价涨量缩 保持谨慎
周四,沪深两市B股经过昨天小幅整理后今日再度有所上扬,指数再度创出近期新高。最终沪市报收于231.67点,上涨1.80点,涨幅0.78%,成交2.43亿;深市报收于625.92点,上涨6.77点,涨幅1.09%,成交3.06亿。
个股方面,两市涨多跌少,只有8家个股下跌。昨日地产股表现相当活跃。如深物业B(200011)以涨停板收盘,还有新城B股(900950)涨3.02%,万科B(200002)涨3.00%,深深房B(200029)、招商局B(200024)等。跌幅榜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深国商B(200056)跌2.04%,深南电B(200037)跌0.93%,江铃B(200550)跌0.90%。
整体来看,两市指数短期持续上涨,但量能有所萎缩,后市或将有所震荡,适当获得利了结。
●港澳资讯·大盘分析:上攻量能缩减 或将震荡
昨日两市股指承接周三盘升惯性继续依托5日均线冲击2500-2600强阻力区域,由于目前上档已面临十周均线强势反压,因此场内做多动能继续呈同比减少迹象。盘面上,房地产、外贸、有色金属等板块居于涨幅前列,其余版块与大部分个股延续呈现齐涨齐跌迹象。
由于股指目前面临上档阻力较强,短期如果量能继续缩减的话势必近期获利盘的涌出将造成强势震荡,因此操作上可考虑适度缩减持仓比例。
●牛基应对熊市策略各异 王亚伟持股不变坚持高仓位
面对大盘的持续调整,牛基各有策略。上半年偏股型基金中惟一一只实现正收益的嘉实主题(070010)精选采取了十分极端的熊市策略:股票仓位降至30%的契约规定下限;王亚伟则按兵不动,执掌的两只基金不仅股票仓位维持高位,而且个股选择也鲜有改变。
嘉实成"空军司令"
基金二季报出炉,嘉实基金成为大型基金公司中业绩最为突出者,而且损失最少的原因在于他们极端的低仓策略。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五家基金公司中,仓位最低的是嘉实基金,旗下10只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仅为65.25%,几乎接近契约规定的下限。
这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今年收益最好的嘉实主题精选(070010)。该基金在一季末已经突然转向,不仅股票仓位大幅减至6成,而且基金经理对后市极为谨慎。到了二季末,该基金甚至将股票仓位降至30.25%的极限低位。
关注阶段性反弹
嘉实基金采取如此极端措施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后市的极度悲观。
嘉实主题精选的基金经理邹唯认为,上季度所提出的影响市场三个不确定因素:经济复苏的阶段性见顶、中国政府政策调控的后瞻性、以及欧洲主权信用风险。随着二季度市场的单边持续下跌,已有部分体现,但并未完全体现。预计随着二次去库存及经济趋势的逐渐下降,市场将会继续创出新低。
但是,他也提出,随着经济趋势的逐渐走低,二次放松的预期逐渐加强,预计市场在创出新低后,有望出现阶段性反弹。
王亚伟高仓布局防御
相比之下,有"最牛基金经理"称号的王亚伟显然采取了偏高股票仓位、整体布局防御的策略。
二季报显示,王亚伟操作的华夏大盘(000011)精选在二季末的股票仓位为87.88%,与一季末的88.62%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且基金所持的前十大重仓股中,仅新增了葛洲坝(600068)2100万股,使原来的地产股云南城投(600239)退出前十大。其余的重仓股阵容也基本原封未动,仅在数量上略有减少。重仓持有的国有商业银行股工行(601398)、建行、交行也依然在列。王亚伟所操作的另一只基金华夏策略(002031)尽管是一只混合型基金,但是股票仓位依然保持在72.97%的较高位置,这一水平甚至较上季还略有增加。
这表明,王亚伟仍然坚持自己此前对市场的看法。他在季报中表示:"本基金保持较高的股票仓位,但在品种选择上偏向于分红收益率较高的低估值的蓝筹品种。在整体防御的基础上,去年布局的医药股和新疆板块贡献了较好的超额收益。"
对于后市,他预计宏观刺激政策的退出还会继续,但紧缩的力度相对于上半年会有所缓和。同时,他判断:"随着大型IPO的完成和银行再融资的明朗化,蓝筹股扩容的压力得以缓解,而创业板在持续扩容和解禁压力下,估值水平难以维持在目前高位。"
基金表现分化
不同的持仓策略带来的是不同的收益结果。
嘉实主题精选在二季度仅微亏1.88 %,是表现最好的偏股型基金。
相比之下,王亚伟所选的防御性品种显然有负于他的期望,使华夏大盘精选(000011)在一季度盈利7.45%的基础上,二季度却亏掉了15.89%。
上周基金主动加仓
据新华社天津7月21日电 上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56%,剔除指数上涨给基金带来主动加仓的影响后,偏股型基金上周平均主动加仓约0.07%。其中股票型基金主动加仓0.32%,混合型基金主动减仓0.25%。从具体基金来看,上周319只基金中147只主动加仓、172只主动减仓,仓位在80%以上的基金占基金总数的比例为33.23%,较前一周上升2.2个百分点。
根据方正证券金融工程的仓位测算模型,十大基金公司的仓位变动方向趋于一致,主要以加仓为主。方正证券研究所基金分析师洪枫指出,从基金半年报来看,在上证综指当前的点位,基金继续杀跌的意愿有所减弱,但在市场未来走势仍不明确的情况下,基金也不可能贸然加仓,仓位上的波动以结构性调仓为主。
2010年7月23日早盘相关信息汇总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