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私企的工资能再反超国企?
-----有感于目前私企工资几乎比国企少一半的体会
文/汪华斌
今天见到几个打工的学生在一起议论,说去年私营单位员工的年均工资是1.8万;而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却为32736元。也就是说私企员工普遍比国企职工的收入水平低,而且这个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因为很多私营企业还在压缩工资。与私营企业压缩工资相反的是,我们的非私企员工的工资却在飙升。这不仅说明我们社会在这两种性质的单位难同工同酬,而且这两种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折。
我们不会忘记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我们的国有经济全面低谷;结果我们的民营企业的普遍收入都比国企高。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才出现普遍性的公务员辞职、国企员工辞职、事业单位的员工辞职。辞职干什么,到私营企业去。就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省的农科院有个研究所有一大半人辞职;因为都是追随领导而到民营企业去。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国进民退;我们社会的民营企业竟然快速地萧条。看我们那些当初辞职到民营的人,全部以各种不同的理由回原单位办理退休;因为民营企业十分现实,效益不好马上就减工资。正因为如此,现在很难有民营企业的收入水平超过公有制的;就连当初成为收入水平最高的某些民营企业,虽然当初的工资总额还保持不变;但在公务员和国企快速加薪的面前望尘莫及,最后也退回到了社会收入水平的二流行列。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几乎见不到从公务员或国企跳槽到民企的;因为现在收入水平又调换了头,全部是公务员和国企引领工资收入水平的起跑;民营企业全部落后了,有的干脆退出了竞争而停业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09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8199元;也就是说200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8199元。与2008年的17071元相比,实际的确增加了1128元;名义增长6.6%,比2008年的增长幅度回落了7个百分点。然而同等条件下,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和增长速度均低于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据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0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2736元;与2008年的29229元相比,实际增加了3507元;名义增长12%,但与2008年的增长幅度却回落了5.2个百分点。
如果我们把我们的物价上涨和生活成本的增加统计在一起的话,则民营企业的收入水平增加是被动增加;因为引导我们社会工资上涨的是公务员。也就是说,我们社会的公务员并不是社会平均工资的概念;而是引导全社会工资上涨的先锋队。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的公务员工资上涨了;老百姓就知道我们的物价上涨超过了工资收入,于是民营企业不得不在后面慢吞吞的涨。结果是民营企业的成本上升,使得很多民营企业裁员。然而我们的公务员工资上涨没有限制性,只要是政府认为物价上涨超过了工资水平;就可以马上实施涨工资。
为什么民营企业越来越萧条,而非民营的主体经济却越来越红火;原来主要是我们的民营企业全部是外向型的制造业,而非民营经济却是内向型的垄断产业。如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衣服是民营经济承担,其它的全部是非民营经济的垄断经营。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才能够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依然经济红火;因为我们是内向型经济的主体。在物价上涨的今天,我们垄断经济的效益持续高涨。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公务员才能快速涨工资;我们的非民营工作的人员才能比民营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高。
在我们的内向型经济的持续高涨中,房地产成为了我们社会的经济永动机;它使我们社会的GDP快速增加,也使我们社会成为痛苦经济的舞台。因为经济高涨并不等于大多数人得利,而永远只能是少数人得利。在大家同步增加成本的现实情况下,没有得利的绝大多数人实际是生活水平下降的;这就是我们内向型经济高涨的结果,也是我们痛苦经济的源泉。因为只有获利的少数人高兴,而生活水平下降的多数人则是痛苦的。
反之如果我们社会的民营经济高涨,它并不影响我们社会的生活成本;因为它主要是外向型经济。同时它还使多数人的生活成本下降,使得多数人获利。这就是我们社会上那个特殊的时期,民营企业的收入水平比任何单位都高的时期。可惜的是,这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因为我们又进入到计划经济的时代,我们社会又步入到垄断经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民营企业全部持续萧条;而垄断经济却高歌猛进,使我们社会的经济增长成为了世界第一。在这个第一的体制下,我们的政府越来越富;然而可惜的是,老百姓却越来越贫穷。如果问老百姓希望什么时代,绝大多数老百姓会说希望回到民营企业比所有非民营工资高的年代;因为这是一个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