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唱团---搜索年代的生活史(104)
(关键词由国内外主要搜索引擎数据汇总,5月16-7月17)
唐骏 西太平洋大学
中国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唐骏突然因博士学历被指为“方鸿渐”第二。
从7月1日晚,打假斗士方舟子连续通过微博透露,唐骏的母校西太平洋大学是一所野鸡大学。据美国总审计局2004年公布的材料,这所学校当年的文凭买卖价格为学士2295美元、硕士2395美元、博士2595美元,一次性现金付清。
随后网络上的一场口水战明显迅速向着唐博士不利的方向发展,打假者还公开了其一批西大校友。先锋话剧作家牟森在微博上评论说:唐骏这件事,在美国,他要辞职,100个人只有一个价值观:诚实;在日本,他要谢罪,100个人只有一个价值观:担当;在中国,他要狡辩,100个人有100个价值观:他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
不过看来这次很多人却认为此事和自己有不少关系。因为千百年来,他们为学问“出身”付出了过多的尊崇。
《独唱团》
从2009年4月公布消息到2010年7月上市,谁也不知道韩寒主编的《独唱团》杂志经历了什么风波。不过这丝毫不妨碍杂志在第一天热售10万册,按照很多地方全城抢购的速度,预期的50万本发行将是一个轻松的指标。
面对热捧韩寒的潮流,70后作家许知远在《庸众的胜利》一文中的分析,是迄今为止最切中要害的思考:“此刻的中国,人人都在谈论韩寒。他像是越来越压抑、越来越迷惘的时代的最后救命稻草。”“韩寒掀起的迷狂,衬托出这个崛起大国的内在苍白、可悲、浅薄——一个聪明的青年人说出了一些真话,他就让这个时代的神经震颤不已。与其说这是韩寒的胜利,不如说是庸众的胜利,或是整个民族的失败。”
在7月我邀请的一次小聚中,许知远在现场被人批评不该瞄准大众和韩寒。不过我想,尽管独唱团和韩寒非常棒。但热捧的背后有着明显的社会病症,而许只是敏锐地发现并表达罢了。
高温津贴
高温袭击了这个夏季中国的很多都市。7月6日,北京市区日供水量达286万立方米,创造了北京百年供水史上最高记录。
在这一天,一名旅客在北京的火车站前购票时猝死,开封市环卫工人孟庆和则在街头死亡。据当地气象台监测,该市当日的最高气温为39.2℃。孟庆和的工友说, 55岁的他当日从早晨5点一直工作到中午12点30分。
由于卫工人大多数是临时工,他的高温津贴每月仅有10元。
迄今为止,中国没有统一的高温津贴标准,北京的室外露天作业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此次高温促使这一标准从今年起提高到120元。尽管很多人认为这个标准仍然很低,不过对那些钢筋水泥里的农民工来说,这仍是个奢望。
章鱼保罗
7月12日,当西班牙队击败荷兰队捧起大力神杯时,章鱼主导的一届世界杯宣告结束。
德国队虽然没有夺冠,不过他们的神奇章鱼保罗8场比赛全部猜中,一举成为世界最知名的动物明星。
为此德国奥博豪森水族馆收到大量保罗迷们发来询问,其中包括 “我丈夫是不是在骗我?”,“我今年数学考试会不会不及格?”、“默克尔的执政联盟还能坚持多久?”。
倒霉的是,“章鱼哥”大红也加速了同胞的死亡。各大论坛中“球迷泄愤专用章鱼哥最全吃法”的帖子也受到网友热捧,很多中国商家随后推出了一批章鱼类的菜品。
《唐山大地震》
电影《唐山大地震》号称哭点超过20次,99%的观众看过影片后都会流泪。为此在唐山举行首映礼时,导演冯小刚准备了救护车、手帕。
这是冯小刚的第十二部电影,也是单片制作费最高的一部,总投资达到1.3亿元。其中唐山市政府是最大的出资方。此前,票房之王冯小刚曾“保守”地估计,大地震的票房为5亿,并称自己在票房上“独孤求败”。
也许他是对的,不过还是有很多人如我一样,打算拒绝为这部植入众多广告的灾难片贡献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