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到了“后危机”时段,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去年年底我在江苏某地的一个讲演中较早地用了“后危机”这个提法,还引起经济界的不少非议,有人说那时提“后危机”似乎早了些,持此种说法者中间,不乏“财经大嘴”及经济界名人。在他们看来,世界经济能否走出金融风暴带来的危机还很难说。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当时的判断显然是准确的。近大半年以来的各种数据尤其是国际权威经济研究机构的分析显示,世界经济确在去年年底之前抵御住了金融海啸的冲击,并开始了超预期的反弹。与此同时,引发此次危机的“金融海啸”之“重灾区”,亦即美、欧商业银行系统,也稳住了阵脚。一些原本面临破产重组的商业银行也绝处逢生,摆脱困境并扭亏为盈。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要数美国花旗银行了。这个在2008年底2009年初一度亏空严重差点归于破产保护的商业银行,2010年一季度竟然开始了大幅度盈利,提前归还了政府救助基金。连美国联邦政府为救其所投入的国家股份也跟着获利一倍!诸此种种,都意味着由“次贷危机”而“金融海啸”引发的经济危机在过去。“后危机”确已降临。
关于“后危机”时段,早先我曾说过,这个时段的世界经济并非平稳增长的时段,而是个振荡频仍的时段,是“急性病”转为“慢性病”的时段。经济振荡发展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收敛性的,即由大振荡而小振荡到渐次恢复稳定增长。另一种是发散式的,亦即振荡愈演愈烈,导致经济“二次探底”乃至反反复复。目前看来,这两种可能的趋向都存在。问题在于,究竟哪一种可能性更大些呢?说得更明确而直截了当些,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概论究竟有多大?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对“后危机”时段的世界经济格局有个准确的认识,先得弄清楚主宰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及其变化。论及世界经济格局,经济界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这便是“多极化”,即认为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力量,由冷战时期的两个而变为越来越多个,这个说法随着“后冷战”时代的降临兴起,已经流行了近20年时间了。客观地来说,多极化说法没有问题,我也完全赞同。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多极化的世界经济体系,但不同时段几个“极”的影响并非是划一的,同一极在不同时段的影响也是不等的。就刚刚降临的“后危机”时段来看,左右世界经济的各主要极的影响,显然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纵向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发生前的世界经济,大体可称为“‘三大’主宰,‘多新’呼应”的格局。“三大”即美国、欧盟和日本三个最大的工业化经济实体。“多新”即“多个新兴市场经济体”。按照国际权威机构汇总的数据计算,此次危机发生的前一年亦即2007年,“三大”经济占了全球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21个新兴市场经济体占了全球经济总量的1/5以上。加起来占世界经济总量的75%以上。
“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虽然仍然在沿着多极化演进,但“多级”显现出多个层次,就目前露头的态势来看,大体上可视为一种分层的“3G+”框架:
第一个层次的G即G20。它由全球最大的19个国家加上一个一体化的“壳”——欧盟组成。之所以把G20下的欧盟视为一个“壳”,原因在于欧盟几个核心大国,已经以主权国身份出现在19个国家中间。G20虽然早在1999年就建立了,但直到此次金融危机发生,才变得骤然活跃了起来的。活跃的最集中表现,便是一口气举行了四次峰会,而在此次危机前的近十年间,一次峰会也没举行过。可见其变化之大。这是其一。其二,G20正在上升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与金融宪章协调与制定机构。早几个月我曾讲过,此次金融危机前的全球金融体制,可视为一种独裁体制,美国主宰了全球金融,规则与金融创新产品多半出自华尔街。此次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将形成“君主立宪”的金融体制,不管哪个国家主宰全球,将受一个全球主要经济体接受的“宪章”节制,制定这个宪章的无疑将受G20。粗略地算一下,G20占了全球产出的90%以上,贸易的80%以上,人口的2/3以上。这个集团的协调一致,就代表了全球协调一致。切不可小觑。
第二个层次的G由世界“万亿美元俱乐部”的11个国家构成。这11个国家分为两个“组团”:一个是G7,即7个最大的发达国家构成的协调组织;另一个是“G4”或“金砖四国”,由四个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构成的团块。其中G7在后冷战前期就很活跃,近年拉上俄罗斯“客串”,号称G8。但俄罗斯仅具客串功能,俄罗斯真正可望产生巨大影响的团块,无疑是“金砖四国”。这原本是虚拟团块,但近期也越来越显现出G那样的措施协调特征。每次G20峰会前,都要搞个类似G7那样的领导人会谈。
第三个层次是G2。即中国和美国。中美两国附属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达国家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实体。但不单单这些,“后危机”以来,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美战略上具有互利互补性。美国是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握有全球一大半高层次知识产权,挟美元之世界货币地位而在全球金融业自重、自保。中国是全球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握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在美国负债累累的状态下,中国握有的巨额外汇储备具有稳定作用。由此将两大国凑在了一起:中国外汇储备安全有待于美国金融稳定;美国金融尤其是公共金融的稳定,有待中国外汇储备对于美元债券的支持。中美两国合则不仅两利,而且可望将世界经济引出灾难之中。反之,两国若较真乃至交恶,不仅将导致两败俱伤,而且会把世界经济推入灾难的深渊。
(据赵伟教授近期几次讲演录音整理,未完待续)
本节部分内容载《浙江日报》2010-7-20(014)。
【文章受版权法保护,可以转载,但须注明作者及来源,不标出处的拷贝行为等同偷窃!】
世界经济渐现“后危机”格局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