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财政大权应由男人还是女人执掌?
文/徐曙光
两口子辛辛苦苦挣来的到底钱该怎么花?由谁来执掌家庭财政?谁更能胜任家庭理财师的角色?相信很多夫妻都因为这个问题有过不愉快的体验。应当说,理财确实是一门学问。好的理财方式可以让一个家庭积累更多的财富,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裕;反之,不恰当的理财行为则会让金钱白白流失,可能导致收入和支出失衡。
我首先在这里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每个家庭每天能够节省¥10钱,一个月存下¥300,如果将这¥300放到一个基金之中,假如年回报率在12%,一个人从22岁开始养成这个习惯,到62岁退休的时候,这部分的存款就会达到 ¥3,500,000现金。这还是非常非常可观的一件事情,积少成多,是理财的关键!
当时我在美国工作的时候,曾经和一家石油公司在同一个办公楼,其中这家石油公司的一个女秘书做了40几年,退休的时候,她居然发现,自己的帐户中,有上百万美金的存款,她就是靠上面这个方式每天积累一点达到的,很多人都很羡慕她,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拷贝她的理财习惯。所以我过去一直向大家提倡,羡慕别人的成功没有问题,重要的是要拷贝别人成功的方式方法。
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普遍很好,然而要打好家庭财政这个算盘,仅仅靠记好帐本是远远不够的。当家庭收入足以维持基本支出的时候,很多都会做起“钱生钱”的买卖。基金、股票、保险是投资,国债、黄金、储蓄也是投资,但是有些投资有风险,回报率也有高低不同。到底该选择哪一项,夫妻二人中需要有一个人拿主意。
实际上,在理财上问题,男人总是有男人的理由,女人总是有女人的道理。概括地讲,男女管钱时有下面几个不同点:首先,男人比女人更大胆一些,女人通常很保守。男人在投资时往往会在找准机会后就下手,而女人可能会在仔细研究或找人咨询后再下决定。保守有时意味着可能要失去良机,胆大则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就我个人而言,我一般喜欢做大概率的事件,我觉得一个人如果不算算成功的概率就去冒险,那就是傻子。我现在也做一些投资,但基本上不去炒股。我比较喜欢的是指数基金,20年一个周期下来,大部分的基金都跑不赢指数基金。第二点,女人比男人心细,而且比较会省钱。有句话说,“省钱就是赚钱”,财富的累积要从点滴开始。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把钱袋子交给妻子倒也不错。但是我在格林豪泰酒店的管理中,也琢磨出了个“花钱就是省钱”的理论,比如我们的门锁和门把手,如果用质量差点的,短期看也许省钱,但是一旦损坏,关系客户的安全和隐私,势必要换新的,同时还消耗人力,假如一开始就花大点的钱来购买质量好点的配件,长远来看就省钱了。其实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家庭中,该花的地方一定要花,不该花的就要节省。第三,男人比女人有赚钱的想法。男人比较有经济头脑,能发现挣钱的门路。如果此时财政大权在女人手里,保守的意识可能会让计划落空。不过,这是讲的都是通常情况,有些男士可能比女人还保守,而也有些女人比男人还有头脑,这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所以,无论是男人当家还是女人作主,都各有利弊。其实,在一个家庭之中,究竟谁掌管财政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做好理财任务。首先,应该避免的是,男人不能搞大男子主义,认为女人根本不懂理财;而女人也不能对家庭账本不管不问,也要参与到理财之中。我觉得,管理家庭财政比较合理的办法就是两人共同参与,分工明确,还要适时地找理财师做咨询。
旅游作为家庭开支的一部分,每年拿出多少资金,应该有个预算,如果你是旅游狂人,但是一次性无法迫于一次性支付的压力,可以考虑分期付款来解决。同时也可以看看有哪些比较实惠的旅游,比如我们格林豪泰酒店(www.998.com),经常会有很多特惠活动。倘若夫妻二人在理财上都具有一定的能力,那么,可以由一个人负责有风险、数额比较大的支出,像股票、黄金。另一人负责稳定的、数额小的支出,像基金、保险等。但前提是,需要在听取咨询意见后两个人仔细做好规划,每一项支出都要有合理的范围。另外,如果两个人中只有一人具有理财能力,那么他/她在理财方面就应当多操点心,出多主意,另外一个人要从旁协助,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尽可能确保每一投资都能有所回报,让家庭财政收入越来越多。
把风险控降到最低,获得利益最大化是每个投资者的愿望。可事实上,天有不测风云,有投资就有风险。话又说回来,无论谁管钱,谁决定投资,即使是有明确的分工,两个人也一定要做好沟通,毕竟家庭财政的支撑是两个人的辛苦劳动所得。有了很好的沟通之后,假设有所损失的话,对家庭和谐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