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出台《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条件》对钢铁企业在环境保护、能耗、生产规模等方面做了一系列规定,以推进对钢铁行业的规范管理。正式划定钢企准入门槛,百万吨产能成为钢企“生死线”。19日,电子盘开始出现普遍的小幅上涨,在同一天,全国各大钢厂都做了30~60不等的价格上调政策。这样是否预示着持续下降了3个月之久的钢材价格出现了触底反弹的迹象?
“国内钢价已经接近底部,再次下探空间十分有限,预计不太可能超过100”中国钢铁现货网相关分析师这样对笔者说。他还说“真正的触底虽然还未到来,但为时不远,预测在8月之前,钢价将维持现在这种小幅度的调整状态,但是由于需求并不明显,止跌回升的时机还很难说,大约是在8月上旬左右”。
笔者了解到,19日,钢铁现货市场跟随电子盘几乎全线看涨,虽然幅度不大,但这无疑给贸易商一个提示信号,钢材价格的走势将发生变化,至此,低迷的现货市场或许将迎来即将可见的曙光。尽管终端需求还有待释放。
中钢协近日日表示,钢材价格还将持续下跌,但空间十分有限,最近将在8月开始回升。不管基于什么数据,这对于市场预期来说都是有利的信号。
笔者认为,未来钢价走势如何,最终的决定权在两个方面,一是终端需求是否能得到释放?二是国内产能是否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终端需求方面,在前一段时间基本上都是被钢价压制着,需方不愿意在行情不稳定的时候大肆采购,执行的基本上是用多少采购多少的理性政策。这无疑压制了需求的释放,当钢价稳定,走势明显时,被压制的需求将会得到真正的释放。
产能控制方面,其实,严格的来说,四月中旬之前的国内钢价疯狂上涨并不是铁矿石之祸,虽然很多人将责任推在铁矿石上,其实不然。近段时间来,铁矿石连续四周疯狂下降,现货矿价格已经严重倒挂长协价,作为铁矿石需求方的钢厂甚至出现了不得不卖铁矿石已减少损失的地步。由此笔者认为关键还是在于产能的严重过剩,目前,国内钢铁社会库存为1600万吨。如此之高的社会库存才是压制钢价上涨的罪魁祸首。从有月份开始,国内大小钢厂在市场压力下纷纷选择停产、减产措施,以期稳定钢价。目前来看效果不错,进入7月后减产、停产将持续下去,直到合理。
近日工信部出台文件规定,产能在100吨以下的钢厂将被强制停产取缔,行业准入门槛提高,这对正在进行的产能结构调整是个强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一旦这两个问题有所缓解,钢价止跌回调,为时不远矣。(文/烽火戏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