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起来,直奔北京久和成传媒机构,与两位高层会晤,商议融资信息,并为来年影视计划做打算。第1个提议是,放弃制作党建90周年系列专题片的庞大计划,兄弟我不愿兼任项目总策划,原因之一是,想想褐石园烂盘救治的崎岖之路,兄弟我没心情粉饰太平。第2个提议是,投拍电视连续剧,兄弟我兼任总编剧,英达师兄担任总导演,搞一部烂盘戏。两位高管同意俺的建议。老板提议,同时投拍某省古文化遗存系列,由兄弟我先谋定一个无可复制的创意方案。想到文化遗存越来越少,兄弟我慨兼总撰稿,想俺那褐石园,原本是清朝看守所。兄弟我确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华民族子孙,一定会把中华民族文化忘得干干净净,这事必须做。
中午到了,老板要送娘爹回太原,另一位高管和俺转到会议室吃盒饭,同时了解《翻阅日历》月刊的近期零售情况,得知6月号在首都机场1号2号候机楼和北京西客站卖出数千册,机场续要时无货。情况不错,但比起《看天下》,差距还很大。而后,高管告辞,忙他的频道事务,兄弟我参与《翻阅日历》8月号策划会,根据8月局势预判,基本谋定《封面人物》和《本期策划》。14点15分,兄弟我提前告辞,为褐石忙碌。
久和成与海淀政府相邻。此刻,兄弟我要从这里冒雨赶往北京信访办,投诉褐石开发商在褐石园2期不符合交房条件的情况下发放入住通知、请求政府支持俺们争得应该得到的延期3年交房的赔偿金、另外解除北京第一中级法院对25户业主房屋的不当查封,与此同时,老袁和刘总从各自的工作岗位请假,准备赶来此地,向中共海淀区委委员刘鸿面陈业主意愿。这类奔波,俺们经历了3年,已经习惯了。
兄弟我自前门大街左驶,进正义路寻找正义,遭遇拥堵,百米之路,用了25分钟,误以为是褐石业主的车堵住了正义。其实不是。兄弟我赶到后,发现北京信访办门外停着的多为警车,民用车不过4辆。等候在这里的近200位褐石业主,为不堵塞交通,皆乘出租车而来。受了如此窝囊气的业主,又如此遵守法纪的业主,世间难找,即便如此,某些东城警察仍视这些人为坏人。有一著名业主,数次做申诉代表登记,大概在东城公安分局留下了案底,几次以自己名义在东城为亲戚租宾馆,均遭东城警察纠缠盘查,以为他们是来颠覆政府的。
总得来说,褐石业主是得到照顾的,前台信访接待员见到俺,非常热情地打了招呼,忙去会谈区找相关接待员。不一会儿,一位膀大腰圆的警察便带着俺们5位申诉代表,进了会谈区。接待员耐心阅读了俺们提交的申诉材料,在笔记本上摘录了一些条目,不过,兄弟我一直不解,接待员为啥不用电脑高效录入,为啥还明文规定不收任何书面材料,难道他们个个训练有速,总是能在如此短促的会谈中准确无误地理解信访人的本意,而后向相关部门进行有效转述。兄弟我长年研授新闻传播,就经验和理论而言,这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在随后交换意见时,兄弟我清楚地发现,这位客气的接待员,在听取和读解别人意思时,呈现出显而易见的严重缺陷。那啥,兄弟我现在是新闻学教师,但做研究生时,俺学的是法律,所以很不幸,在法理和逻辑方面,兄弟我一样发现了这位接待员有着严重缺陷。可这就是现实,他面前分别坐着拥有法律硕士学位的新闻学教授,坐着年逾古稀的北大中文系主任、坐着不幸伦为褐石业主的房地产商,但他毫不知情,只把俺们当成不懂法律、不懂社会、不懂房地产经营的半文盲。这可能只是一种工作习惯,他已经习焉不察,不觉得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不妥。倒过来设想一下就知道这有多么荒唐,如果他来做俺们的学生,他是否能够及格?但在这里,他是一位庇护者,俺们见不到分管褐石救治的北京政府副秘书长,几乎所有诉求都要这里的信访接待员转达。
他和俺最大的分歧在于,他认为政府在褐石烂盘问题上没有责任,因此也就没有责任介入褐石延期交房违约金的合理解决,这是纯商业纠纷,业主这条请求他不会转达,而且明确重申,以后也别再提这条要求,提了也没有用,他呼吁俺们不要把延期交房违约金从尾款中扣除,一定要尽快把全部尾款交给北京海开集团,以补足工程款,尽早完工拿房,至于赔偿金能否最后拿回来,请大家去法院打官司,打赢了,拿不到钱也不要紧,先排上队,总有一天会拿到,兄弟我坚决反对他这些说法,褐石烂盘是北京副市长、海淀区长、海淀税务局长受贿所致,怎么可以说政府没有责任,难道这些被判了无期徒刑的受贿罪犯不是政府的官员,事实上,这些官员的犯罪行为使褐石问题根本无法单纯去做司法裁判,所以俺们才被迫通过信访系统,请求政府干预,并得到了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认可,数位高级官员曾明确表示过,在褐石问题上,政府有责任,所以下大力气进行拯治,我们因此再次请求政府帮人帮到底,认可俺们交尾款时扣除应得的赔偿金是天经地义之举,是俺们的法律权益。
在开发商提前寄发入住通知书这个问题上,接待员表示,尽快通知相关部门去调查,情况如果属实,会得到妥善解决。至于北京第一中级法院在褐石园2期随机查封的25套房子,接待员表示同情,会转达这部分业主的意思。那啥,兄弟我对这15户邻居非常同情,他们交钱买了房子,房子应该是自己的了,法院却把这些房子当成褐石开发商的,予以查封。业主交了钱,却无家可归,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这些受害人和他们的律师去法院了解情况,法院说,无可奉告。此事,不是法院明抢,就是开发商欺诈购房人。很有可能,当俺们其他人心满意足地住进了自己的房子,这25户无辜的邻居仍有家难进。这情节写进电视剧,能哭倒一片吧,这是什么世道。
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兄弟我搞什么党建90年大型专题片,兄弟我的良心会扭曲成什么样儿?
傍晚17点之前,接待员很礼貌地送俺们出来,兄弟我瞥了眼四仰八叉坐在旁边的警察,走进焦急等待的业主中间。俺们把接待员关于赔偿问题的意思转告大家,业主愤怒,准备周六下午在褐石9号楼开会研究对策。有几位大姐让俺看她们接到的入住通知书,兄弟我建议,书面答复开发商,目前小区不符合交房的基本条件,电表没安上,电是工程临时用电,小区北部数楼仍未完成,这份入住通知书无效。
此时,一名警察站在高石台上,粗暴、无礼、不耐烦地轰业主出院门,要到下班时间了。北京信访办有一条非法规定,上访人不得拍照、录音、录像,以防止舆论监督带来的种种麻烦。非常不对等的是,信访接待区安装着监督上访人的探头,使强势更强。去年,中共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成言教授,只因夫人想用手机给他留个影,竟被一名一贯态度恶劣的警察突然抓住裤腰带,提离地面,向屋里抓移,若不是被北大毕业的俩小夫妻业主看见,呼唤众业主抢回李书记,后果不知如何。这一次,俺没带暗拍机,否则拍下这名粗鄙警察的语言和表情,可供列位观赏。
17点15分,兄弟我搭载清华和北科大3位老师回中关村,把他们陆续放下之后,俺驰往褐石工地。由于一下午没有老袁和刘总在海淀区委的消息,途中等红绿灯时,给老袁发了短信,问他在哪儿。
18点抵达工地,雨停了,晚霞满天,在树梢和楼盘表面打上了一层金黄,尽管心情沮丧,但眼前放光。
俺的2号楼前,拦上了临时护墙。如果多数业主认可入住,围栏里将形成事实上的“褐石园3期”。如此,围栏外,大家装修入住,围栏里,慢慢施工,干到啥时候,能否干完,都无所谓,反正维权业主减了一大半,不怕你再闹。兄弟我猜想,开发商急着寄发一部分入住通知书,多半就是想分化瓦解维权队伍,让那些自私业主提前收房。这其实非常愚蠢,自私业主原本就不在维权队伍之中,许多知名院士、教授、世界冠军、著名启蒙专题片总编导,不仅从未参加过维权,而且连维权基金都不舍得交,他们只是在即将收房时才来参加业主会议,问一些令人生气的常识问题。这些唧唧唆唆的知名小人,跟维权规模毫不相干,也从来没有过关系。事实证明,没发入住通知还好,一发出,常参加维权的业主立刻群情激昂,甚至一群从没参加过维权的业主也翻了,呵呵。
那啥,兄弟我走进临时围墙的这扇门一看,其左上角已被某组织利用。
门打不开,俺只好从泥泞中绕行,请看,这像是可以发入住通知的样子吗,尽干这类蠢事。
左侧是1号楼,各户小院的铁栅栏刚刚安上,兄弟我不偏颇,总是能看见一点一滴的进步。
俺绕到1号楼和2号楼之间,见地面上出现了一块半月型,这也是这几天的明显变化。
站在俺家小院外,向正南拍摄,前面是一临时坟堆,真像。坟堆后面,是刚才从外面拍摄到的临时围墙和那扇被某组织利用的铁皮门。向后180度转身,拍一张俺家小院,铁栅栏仍未装上,但花岗岩石材已贴挂了一多半,上前动一动,感觉很结实,加固得很好。那啥,可以清晰地看见,俺家阳台右侧残缺的横石材,仍未补上。近前查看,有扇玻璃,出现了裂纹。
图片右下部这个大方块,也是新辟出来的,属于园区规划,中间套着的方块大概是凉亭地基。
绕到楼后,又见那位长得非常像凤凰卫视公司执行副总裁王纪言台长的看门老哥,他在孤独地吸烟,看见俺走过来,似乎已经想不起前几天曾见过俺,又问俺“贵姓”,在哪里工作。前几天老哥曾说,月底未见得能完工,但近几天眼见得工程进度加快了,所以今天他认为,15号一定能交房。而后,老哥开朗而伤感地说,等到15号你们收房,俺和老伴儿就又失业了。兄弟我急忙安慰他,俺不急,晚几天交房,俺正好多几天去凑房钱,您也正好多挣几天工钱,咱俩都合适。说话间,兄弟我对着俺家大门拍了一张,不知现在这样子,究竟哪天能交房。
这些天,所有电梯都安装调试好了,这是个大动作。
这是2号楼各户的中央空调机,不知啥时候运来的,正等待被安装。
堆在楼后面的这些白砖,有的是路面石材,有的是路肩。
咱也别只拍只贴严重未完成的区域,也拍贴一些大致完成区域的图片,生活和斗争从来都是喜忧参半。不能像过去那样,承建单位拍给分管褐石烂盘救治的官员看的,都是完成区域的图片,业主拍摄给社会看的,又多是酷似旧社会的未完成区域的图片。但说到底,俺们盼着,褐石所有区域,都能像下面这些地方。
这是会所和9号楼之间。有传言说,开发商想把会所卖了,不管是谣言还是真有其事,奉劝开发商像胡主席指示得那样“不折腾”,因为,你们碰到的不是一帮一般的业主,这是一群能让这个几乎死亡的项目起死回生的人,俺们决不会答应乱来。俺们当然知道,在这个不公正的国家,无数社区的业主曾为保住会所去打官司,多半以败诉而终,但俺们确信,俺们不属于“多半”。如果不信,咱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再试一试,奉陪。
这是9号楼西南角,左手是地库进车口,俺们特别注意到,这条路是铺了钢筋的,这种设计,多半是出于行车和停车的考虑。9号楼1层是底商,旨在为社区服务,令人担忧的是,他们会有多少车进入或停泊在这条与众不同的路上?
事实上,这条路,现在就停着车,路宽足够。就在停着车的那一段,有一段社区围墙至今没能完成,因为墙外那座楼里有一户“很有背景的”人家,其向北私搭出来的违章建筑截断了褐石围墙,也就是传说中的钉子户,据说还没人能奈何得了它。兄弟我与几位警察说过此事,有人说那是化工研究院的楼,也有人说是海淀公安分局的楼。今天从海淀区委方向获悉,应该是一名海淀警官的违章建筑。俺在各个时期从各个角度拍了这家不少图片,假如这问题仍解决不了,以后单挂细说。
地面看完了,走到地库出车口,进去看看。进口处,基本仍是工料仓库和工人宿舍,地面积土很厚。
出口时,碰见一经理模样的人往地库里走,他说20点会来许多工人集体加班,15日一定会全面完工。
再走几步,看见几名工人在吃饭,站着的大喊,要俺拍他们,蹲着的嚼着馒头大喊,让俺别拍他们。俺该怎么办,哼哼,谁声儿大,就听谁的,拍!
话说,这地库出车口挺那啥的,许多业主尚未发现,车从这个口出来,并非直接开出褐石园,而是沿下图中1号楼西侧的红砖路南行数十米,出西大门。也就是说,大家以为,机动车是完全不能在小区里行驶的,哪知道出库时必须要在社区里开一程。兄弟我建议,跟市政和绿化办商量,如果能在出口处开一小门,直接出园,那最好不过。
老袁来电话,说已离开海淀区委,现与刘总和老计在褐石旁边的酒楼里,叫兄弟我过去吃饭。
兄弟我在夕阳中回望刚刚建好的褐石西大门,拍下最后这张照片。园外临时工房基本拆除,杂草割除后,进行了土地平整。以后这是一片绿地,目前要暂时建成临时停车场,供收房和装修时使用。不过,可千万别成了底商的永久停车场,绿地与社区的品质息息相关。
拍照时,一工人坐在石阶上,问兄弟我为嘛拍这些照片,俺说这是俺未来的家。兄弟我问他,在这工地干活,老板欠钱吗。他说不欠,这挺不错的。
又走了两三步,进酒楼,与兄弟们吃饭,听老袁和刘总介绍来自海淀区委的利好消息。据说,刘鸿大姐会见他俩时,当即召唤相关官员临时到会,类似于现场办公,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敦促海开施工进度,而且再次承诺政府会负责到底,包括协调开发商与业主在延期交房赔偿金上的严重分歧。真的是没办法,在一个充满瑕疵的体制中,是否幸运,完全取决于你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官员。
总之,来自海淀的消息,驱散了来自北京的阴云。此外,兄弟我很赞赏这样一个建议,如果赔偿金最终谈不拢,俺们就强行入住,既然你能无视协议不给兄弟我赔偿金,兄弟我也能强行入住不交你任何尾款,你来起诉俺,兄弟我就只给你应该给你的钱。
20点半,老袁提议,去工地上走走,看看到底有没有人加班。结果,俺们在漆黑寂静的工地上走了一遭,没发现任何人在加班。不甘心,俺们从地库出口进,绕了一大圈儿,走到进口处,想找找谁在加班赶进度。
事实上,偌大的地库灯火通明,但确无一人在加班,寂静得只能听见俺们的脚步声。
这是进口段的地下车库,杂物早就清理干净了,但沉土颇厚,不知哪来的水,形成漫长的泥泞。
21点,俺们走出黑暗和寂静,在西大门外分手,各回各家。兄弟我到家后,看本科生期末作业,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凌晨4点安寝。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