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市场对运营商而言,充其量是个“增量不增收”的区域市场。但运营商还是会在这个细分市场中做大投入,大体原因,都很清楚了,我只想补充几个销售外的因素,说明下为何电信、移动和联通,会从集团层面,而不是单纯的业务部门层面,重视校园市场:
1. 品牌。
从商业角度,学生是最佳的“闲置人群”,他们不仅有时间,而且乐于发表意见——不像我们,写个博客还得在出租车上挤时间。对于这部分人群的服务,对于现有市场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有较大的好处。
品牌度,和美誉度不是一回事。
2. 地盘。
校园市场和其他区域市场不一样,例如和政企客户、行业客户对比,这些市场是将对方看做一个集团军,运营商最重要的,是搞定军长,然后下面的士兵在哪儿打仗不重要,重要的是集团军是我的——但集团军是有可能叛变的,尤其是在战争和博弈中。
校园就不一样了,它是一个地理概念市场,也就是说,更像一个物理上的军区基地,搞定这个基地,不管是谁在这儿当兵,我都有最先给你装备的先机。
对于运营商来说,校园就如同狗撒尿一样,在自我意识里,是牢固的地盘——当然,一个运营商撒过尿的地方,有时候更容易招来另一个运营商撒尿,这是竞争的问题。
3. 未来。
我并不认同运营商所言的,“学生是未来市场。”这其实也就是种托词,如果真的按照这个思路,运营商死的比谁都快。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都从学生时代过来,只要换了城市,就肯定换手机号了;即便没有换城市,也是有大部分同学换了手机号的——在“消费者利益”的诱惑下,大部分非公款消费者,都是有可能朝三暮四的。
那运营商为何还用这个“学生是未来市场”的口号?理由很简单:这么低ARPU值的市场,花了那么多钱去抢,挣的钱甚至没有花的多,总得有个说道;第二个,要跟“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的大口号结合起来,显得比较高档一些——其实结果不过是,毕业之后没有工作无法缴费的,只能说明“未来比较晦暗”而已。
4. 其他一些原因,自己去想吧,主要涉及到产业链利益的消化,有公开的利益的消化、有不可公开的利益的消化,以及发展用户量的考核——并且可以名正言顺地说,为何不挣钱。
下面说说,在这种前提下,三大运营商的校园市场竞争。
1. 移动的位置很不好。
去年,中国移动在一些地方搞了“斩翼行动”,结果发现,电信的翅膀还挺硬,失败的一塌糊涂——这是必然,不高档且恶性竞争态势太明显的商业计划,都注定会失败。中国电信在校园搞了“一机通”,其实就是超级折扣的“我的E家天翼版”,但效果不错。
这让中国移动很不服气——价格战,还有谁能打得过我的?结果是,你还别不服,在校园市场,还有更需要用户量而不是利润量的。
尤其是,当竞争因素不仅仅是手机,而又牵涉到学生上网的时候,中国移动在哪儿都只剩下傻眼的份了——拆分时,电信、联通(网通)就是通过划地盘来的,现在再做校园划地盘的事情,已经是驾轻就熟了。
因此,南方是电信主场、北方是联通主场,移动基本上就是打客场为主要局面了。
2. 电信目前很嚣张。
现在中国电信比较嚣张一些,对校园的计划和手段也更多一些。这和它的网络优势有关系。3张3G网,只有中国电信的C网不是新建,而是通过升级和扩张方式实现的。现在的具体情况是,按照王晓初的原话说,“C网技术上不是最快的,但是现在EV-DO的覆盖,是最广的。”这当中自然包括了校园。——中国移动TD-SCDMA网络,拼速率是无法拼的过中国电信的Wi-Fi网络的,更拼不过校园的宽带网络。
电信嚣张是有资本的,除了资金投入能力上比不过中国移动——事实上全球的运营商在这点上都不是中国移动的对手,中国移动已经做到了“挟钞票以令诸事”的地步——在业务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都还是值得移动重视的,尤其是巨大的基础网络虽然从经营上看,目前是负累,但从长远看,例如“三网融合”等等,中国移动再不将固定网络铺到终端,就可能会在未来丧失机会,校园市场是典型的预兆。中国电信在校园市场的优势,基本上靠的是“同等的移动能力,更好的宽带上网,同样的价格能力”等等,而至于是叫什么“一机通”、“动感地带”,还是叫“开心一百”,都不重要。
3.联通要注意控制地方异动。
中国联通看到甜头,手头也有北方十省固定网络的鸭子,但是好像对怎么吃还不太在行——想吃而不知道做法,对于联通一些地区的业务部门来说,是头疼的事。
好的结果是,某些业务能力较强的区域,例如北京,已经在琢磨并且投入去做这个事情了,而且摆出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态度。这对于中国联通来说,是好兆头。
但也有些地方,最终可能产生很坏的结果,例如每个业务员摊派20个SIM卡任务,而最终完成了,也只是分5个SIM卡做奖金。这样无厘头的事情,正在河北某地发生,不是我开玩笑。
如果地方异动不能得到很好控制,那么在校园市场的品牌和口碑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员工就会通过抱怨或者爆料等方式,将联通校园市场的争夺给冲垮掉。这是很不好的结果。
如果说动感地带曾经帮助中国移动,依托品牌和概念,在校园里大获成功过,那么当数据业务和应用起来之后,中国移动还真的没有太多招数可用了——学生是对资费最敏感的人群吗?不见得。学生花钱少,但并不是最敏感的,只有那些花自己挣的钱的人,才是对开销最敏感的。
中国移动现在最需要做的,也不是搅局他家,而是尽快将光纤拉到每个学校的机房,并且取得和电信同等的“校长心目中的地位”,才有机会做好后面的事,不要动辄就想着降价,那样是不对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