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
2007年5月30日
本期要目:
“洪恭仕、洪文发助学基金”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专辑
1、他捧着爱心而来,得到更多爱的回报
2、诗歌:《洪恩难忘》
他捧着爱心而来,得到更多爱的回报
——“洪恭仕、洪文发助学基金”成立20周年纪实
我市第一个为资助大学贫困生而设立的“洪恭仕、洪文发助学基金”成立至今已经20个年头了。捐资人新加坡企业家洪文发先生萌发了与每年受资助的同学见见面的念头。他的想法立即得到了厦门市教育基金会的响应和支持,经半年多的筹备,20周年的纪念活动终于5月27日如期举行。这是一个难忘的盛会,传承爱心的盛会。
20年后喜相逢,捐助双方情意浓
20年来,“洪氏助学基金”共资助255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四年大学学业,大部分人已走上工作岗位多年,听说这次聚会,踊跃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70多名受资助历届毕业生为与洪文发先生见上一面,欢欣雀跃。在中国联通福建分公司工作的罗国权,因工作多次变动,我会发出的联系函没收到,一个偶然机会,从网上看到我们开展纪念活动,当时高兴的心情难以形容,马上与我会联系,前来参加聚会,他说:“十多年来,我虽然无缘与帮助过我的人再次相会,但我始终未敢忘记困难时期帮助过我的洪先生。我以良好的工作业绩回报社会的关爱,以力所能及的能力帮助他人。”家住杭州,现任教于浙江科技学院的张冬梅,几经周折收到我们的联系函,心潮澎湃,勾起太多的回忆和感慨。她毅然带着她的丈夫赶来参加聚会。上台讲话她热泪盈眶,泣不成声。千言万语凝聚成一句话:我常常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在生活。
感动、感恩、感佩是受资助同学发表感言的主题。不少同学还用诗歌朗诵等形式表达了他们的心声。《洪恩难忘》、《感恩的心》、《知识改变命运、奋斗实现价值》这些题目,表达了同学们的全部心声。不少同学还用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赠送给洪先生。
洪先生20年助学不辍的业绩,不仅使受资助的同学感动,也使有关领导和来宾深感敬佩,他们放弃星期天休息,赶来参加纪念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国玲,菲律宾驻厦领事馆郑美乐总领事,原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我会创会会长张可同,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我会名誉理事长庄亨浩,原副市长、我会理事长王榕及副理事长黄守忠、彭一万等亲临纪念活动。
曾国玲评价洪先生时说:“实践陈嘉庚先生的精神。用心血疼爱孩子。生活简约,事业有成,兼爱天下。”
艰苦创业终有成,萌发殷殷助学情
洪氏叔侄祖籍南安英都,洪恭仕自幼家境贫寒,未读过一天书,从小就在厦门江头挑担卖菜,12岁随父赴新加坡打工,开杂货店,收购废铁破船制作拖头船,1950年创立协盛商号,涉足造船业、建筑业等,成为新加坡造船业“老大”。1983年,厦门市政府赴新加坡招商,诚邀新加坡华人到厦门投资兴业,早有报效家乡的洪氏家族,次年旋即回厦率先投资基础建设工程,1985年投资100万美元,与市建委下属地材公司合资建立厦门南盛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加工建筑石料,由其侄儿洪文发任总经理。
1987年洪氏叔侄到厦门洽谈业务,正好碰到一位教授向校领导汇报说,两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因家庭贫困即将退学。老教授黯然伤神说:“很可惜,他们的成绩都不错。”洪恭仕叔侄深受触动,当即表示:劝他们不要退学,我们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从这年开始,他们提出设立助学金,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想法。从1988年开始,每年拿出1万元,资助10名贫困大学生。每年资助10名大学贫困新生,一资助就是四年,资助金额也从每年每人800元提高到2400元。20年来,共颁发助学金101万元
看到有的学生因经济困难想退学,触动了洪先生爱的心弦,萌发了资助的念头;听说为学费困扰的人还不少;洪先生马上想到要建立长效机制,捐资设立永久性的基金,——这就是洪先生的高尚情怀。
虽然当年洪先生来厦投资曾立下规矩:在中国赚的钱,不能带回去,要回馈给当地的老百姓。1998年之后,由于厦门政策调整,采石场面临倒闭,洪先生只得从新加坡“背钱”来厦门,发给学生。
对于一个海外名商而言,设立一个助学基金,其实并不难,难的是经济陷入困顿之时,仍不改初衷,一如既往,这才是难能可贵的;资助几个贫困生并不难,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买下基金大厦一层楼,让这种资助成为永久,这堪称为楷模。
洪文发先生,不善言辞,上台讲话时自称,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一次上台讲话,他断断续续表达了很高兴见到大家,大部分同学已成家立业,事业有成更让人高兴。谈到他们设立助学基金的初衷时说,我们小时候没有机会读书,是艰苦创业走过来的。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要靠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人来建设。
言简意赅,朴实无华、寥寥数语,道出了真谛。
关爱学子情怀深,传递薪火有来人
资助贫困学子,洪先生慷慨大方,对自已却克勤克俭生活简约。洪恭仕先生一生勤俭,不乱花一分钱。洪恭仕老先生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继任者洪文发秉承了这个优良品质。一双运动鞋,一身休闲装,走遍天下,遨游商海,据说只有一套西装是在应付场面的。他用烟斗,抽的是国内未经加工的烟丝。站在你面前,猜不出他是个捐款百万元的慈善家。
正是因为洪先生的人格魅力,他20年的付出,今天才会得到那么多爱的回报。几名昔日受资助者,当场就捐资6万多元,加入“洪氏助学基金”行列。例如厦门希恩贸易公司邓小忠,大学四年获洪先生3200元资助,这次他捐出了32000元;家住同安汀溪山区、现已是同安宾馆副总的马铭义也捐出了5000元;家住平和,受资助学生家长陈亚才寄来了1200元;还有一位厦门毕业生寄来4500元,但没留下姓名。
我们高兴地看到受过“洪恩”的学子们,平时以洪先生为榜样,资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一位受资助者表示,我们向洪先生保证,爱心不会在我们身边停顿下来,它会继续传递下去的。
洪恩难忘
曾经,我在梦想的边缘驻足遥望
而未来如同海市蜃楼般虚幻渺茫
当同学们描绘着生命的斑斓色彩时
我,却不小心,落了单
于是,我将自己连同梦想一起深藏
冷眼旁观人世的冷暖炎凉
城市像一尊没有感情的塑像
而我在顶礼膜拜中
迷失了方向
突然,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进我心灵的小窗
她将我熄灭已久的希望点燃
她让我重拾勇气和力量
她以爱的名义支撑起我柔弱的臂膀
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座灯塔
好似漫漫长夜里的一束星光
如同静寂之后天空中的春雷乍响
宛若久旱之后大地上的甘霖初降
是你——洪氏助学基金
是你教会了我慈爱的信仰
是你让我的人生之路
不再孤单,不再彷徨
现在,我已带着大家满满的期望上了大三
我知道,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
前方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但我依然会铭刻着这份恩泽
执着地迈向成功的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