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温和回落 已至“前高后低”拐点


            

     7月15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GDP继续处于高位,但二季度GDP已明显回落,多数受访的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已逐渐步入“冲高回落”期,但不必担心“二次探底”的风险,专家对全年GDP预测范围区为9.5%-10.3%。

     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速11.1%,而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回落至10.3%,低于一季度的11.9%。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二季度的经济增速回落主要是由于去年基数的影响和部分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但是仍运行在正常的增长区间。

  但他也表示,尽管当前的运行态势不错,也必须高度注意国际经济环境还是复杂多变,国内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都会对经济的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

     今日一并公布的6月CPI数据却较市场预期偏低,为2.9%,而今年上半年CPI则为2.6%,除了5月单月曾高出3%预警线外,今年上半年CPI总体表现温和。而我国6月PPI同比增速也回落至6.4%,环比下降0.3%,上半年PPI为6.0%。

     受访经济学家也表示,增速减缓的中国经济“喜忧参半”,CPI温和表现,通胀预期弱化,但投资增速缓慢回落,PMI先行指标连续回调,下半年经济增长面临一定力。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明确表示,我国二季度10.3%的GDP增速显示我国经济已经显现“冲高回落”特征,预测全年GDP增速在9.5%-10%区间;全年CPI控制在3%以内没有问题。

     但是,金岩石特别提到,在第三季度有可能出现单月或双月的“破八”(以GDP9.5%预测值计),一旦“破八”,宏观调控可能出现“三不”措施,即“货币政策不加息,信贷政策不收紧,楼市调控不加码”,他说:“这样的政策情况如果出现,可能对股市有一定利好。”

     多数专家认为,尽管经济会下行但不会负增长,所以不存在二次探底的风险。

  “三套马车”贡献不一

     从上半年经济的结构构成可以看出,“三套马车”的表现各异,消费继续表现稳定,而投资增速呈现缓慢回落,出口复苏但顺差继续收窄。

     统计局数字显示,上半年净出口对GDP的贡献为5.8%,消费贡献为35.1%,资本形成贡献为59.1%。而6个月累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比前5个月累计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5月份下降0.4个百分点。

     多数专家表示值得关注的是,我国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增速比5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

     而对于另外一套马车“净出口”,佰诚投资咨询宏观经济分析师蔡恒预计,今年全年的顺差将达1000亿,较去年1900的顺差规模下降近50%,因此今年出口对我国经济的贡献仍将的负效应。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的预计较为乐观,从经济周期发展理论看,2-3年内全球重要经济体都会走向复苏。他比喻称,美国经济已处于“手术后的观察期,准备出院”,欧洲则是“手术快结束”,日本“没动手术,一直处于观察期”,而中国“已经提前出院”。

     统计局今日也表示,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较为复杂,经济运行中仍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