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上市行情回落 一板块潜伏巨大风险!
我们近期分析提示,中期行情局势是围绕2300点新中枢的区域性整理格局,2500点之上是新的重要阻力,操作上在“2500点以上有卖出价值、2300点一线有“炒作”价值、2100点才有买入的价值”。周三行情最高2494点,再次受阻于2500点一线而回落,行情的整体局势也越来越清晰。
众人关注的农业银行即将上市对行情产生影响。我们的看法很明确,农行上市无论涨跌对大盘都是负面影响,不存在“农行上市是大势复兴契机”的可能性,原因在于:由于资产质量最差的农行估值定位已经高于目前二级市场14家银行股的平均估值,农行显著高开,则市场担忧其回落的压力、由于农行上市后的第10个交易日才能纳指数,如果农行高开高走,市场更担心其后市回落后给行情带来的直接压力、如果农行直接低开或平开低走,只直接带动其它银行股下行。因此,农行上市之后,将是大势行情再度回落的时候。
其实,目前更值得关注的市场风险已经不在主板市场,而在于创业板。通过我们下面的分析,可知创业板的好日子快要结束了,更可知创业板潜在的风险有多大。终结创业板好日子的是“大小非”解禁潮将从10月30日开始来临。让我们来睁大眼睛看一看,创业板解禁潮给行情带来摧毁性的冲击力有多大:
一:以创业板目前的市场规模计算,去年10月30日上市的首批28家公司解禁市值占到了整个创业板总流通市值的38%;到今年年底,即11、12月两个月内解禁市值将超过占整个创业板流通市值的50%,相当于创业板的流通市值规模在这2个月内扩大了1.5倍。并且,从此开始,整个创业板将步入新股快速上市、“大小非”不断解禁的循环压力中。目前创业板行情居高难下与其发行价太高,二级市场原始持股成本高居有很大的关系。但不难现象,在一个原始持股成本50元/股的市场中,一夜之间多出了一半数量的原始成本只有2-3元,甚至低于1元成本的筹码,这个市场的行情走势会怎样运行!?
二:创业板公司的“大小非”解禁后有着更为强烈的减持意愿,对行情带来的冲击自然更为强烈,具体表现在:(1)估值高。创业板目前的市盈率是59倍,中小板是41倍,沪深300成份股是15.5倍;创业板目前的市净率是8.4倍,中小板是5.9倍,沪深300成份股是2.4倍。如果以市盈率相对于盈利增长比率PEG指标来比较,创业板2010年一致性预期下的PEG是1.06,中小板是0.65,沪深300成份股是0.54。显然,即使以成长性这个创业板最大的投资买点来衡量,创业板也显著高估的,估值越高意味着套现收益越大,套现意愿越强烈。(2)创业板“大小非”中解禁后抛售套现最为迫切的应是以各种面目出现、数量还非常大的“创投股”,毕竟推出创业板的一大功能就是让风投们有一个退出渠道。10月30日首批解禁的28家公司中,以现有股价计算的创投持股市值达40亿,占到当日解禁市值的12%,占到当前创业板总流通市值的4.7%。因此,创业板“大小非”解禁后形成的创投冲击波不可小视。(3)目前,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复权后的平均股价为49.43元/股,以最初低廉的投资成本来衡量,这对包括创投在内的所有“大小非”绝对是个暴利收益!由于创业板的估值水平整体是下移趋势,在“早抛收益更大”的机制驱动下,决定着创业板的“大小非”一旦解禁,一定会尽快抛出套现。
三:正常情况下,创业板相对于主板成份指数的溢价率一般为1.5-2倍,例如目前纳斯达克的市盈率是28倍,标普500的市盈率是15.62倍,纳指相对于标普的溢价是1.79倍。后期在强大的“大小非”解禁压力下,A股创业板的溢价率如果回归到沪深300的2倍,意味着有47%的调整幅度。由于A股创业板公司有上市规模限制,相对小的流通盘、相对大的解禁比例、相对更强的抛售意愿,决定着创业板“大小非”解禁后对行情形成的冲击要比主板大得多。如果大“小非减”持压力过于强劲,行情出现过杀现象,溢价率如果回归到沪深300的1.5倍,则意味着还有60%的跌幅。综合以上,从更长远的周期来看,创业板行情被“腰斩”并非忌人忧天。
短期内,市场仍会沉浸于中报题材“炒一个、扔一个、换一个”的投机乐趣中,但两个趋势值得重视:一是,由于大师整体的不乐观,中报题材股行情的力度将会“越炒越弱”;二是,随着中报开始陆续披露,中报题材也将由“炒预增”逐渐向“炒送转”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