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公务员的“伪农民”村籍很值钱背后


义乌公务员的“伪农民”村籍很值钱背后

李华新

在就业压力增大,无数人争考公务员的今天,浙江义乌市却出现部分公务员把户口迁入农村,愿意回村里“当农民的怪事。前不久,义乌市200多名拥有农村户口的公务员,被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要求从农村迁出户口,办理农转非、推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新华每日电讯)07-13)

  其实,义乌出现的公务员不愿意脱离农村的现象,并不是因为这些公务员对于农村户口有什么特别的钟爱,而是因为农村的土地现在是最值钱的不动产,是可以升值的,而且是在义乌这个商品经济发到的地区,拥有房产是可以进行升值的,而且这其中的利益已经使得无数的不是农村户口的公务员,都在想办法得到一个义乌农村的户口,一纸农村名分,个案息道巨额的:钱途”--既深为公务员在机关得到相应的收入于待遇,又可以作为农民获得征地的补偿,参与村集体分红,享受旧村改造政策......  

  这似乎就是这些公务员不愿意放弃农村户口的真正原因。

  不管怎么说,这种拥有公务员身份却是年年到农村分红的现象,即使是不是公务员也是会有意见的,无奈是这些公务员是手中拥有权力的,自己自动失去农村户口的事情是不会出现的,因为当地纪委部门已经把对拒被配合者,用先免职在清理的办法其实就范,实在也是一个非常的手段。

  这似乎也是一个中国特色的东西,因为公务员手中拥有权力资源,那么它就拥有可以享受农村的经济红利,而这样的事情在这些出生农村的公务员,因为关系在农村盘根错节,并且都是熟人关系,因此一些公务员拥有双重身份的,目的非常的明确,那就是可以来分得农村中的一杯羹,而且这样公务员和农村村民的双重,也是一种权利使然得不劳而获,于是这样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好处,你不沾也白不沾,而且现在人们并不稀罕非农户口,而有了一个农业户口,并不是自己所在的那个村子受到损失,而是会从国家的分得利益,沾国家的光,像这样的事情,拥有公务员身份的,自然不会引得一些农村的百姓不满,因此那些有办法的国家公务员就会脚踏两只船,从而利用这一农民身份中得到既得利益。而就是如此,那些真正的农民也是没有办法制止的。

  公务员正当农民位的是得到因为农村户口非钱途,实在是一个不错的算盘,而现在假如是在相应的归家政策中,成为公务员就必须放弃农业户口,成为一种惯例时,那么一旦你成为公务员,就等于自然放弃了农业户口,而即使是在村子里也不能享受到村民集体经济的红利,和享受到国家的相关政策的话,那么这些公务员自然不会再用此种办法来分得农村户口的红利了。

  有人说,这些公务员是伪农民,其实这不是伪被伪的问题,而是在政策的相关规定上,我们的政策是有漏洞的,使得一些公务员因为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更容易钻这个空子罢了。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