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方法论体系的思考


                           关于科学方法论体系的思考

                                   2010-7-13

 

         方法论是指导、组织、运用各种认识方法和工具的原则。它不是一般的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而是解决所运用方法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的统一问题。

       方法论是一种体系,是发展的体系。不是孤立的。

       方法论的发展是随着认识对象和认识方法的关系之变化而发展的体系。任何认识对象都有许许多多的形式和内容。任何认识方法和认识工具都仅仅适应认识对象的某种发展形式或某种内容。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即认识方法的不断增加和发展,要求将各种认识方法和工具统一起来并要适应认识对象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规律。因此要求指导和组织各种方法的方法论相应地发展。

       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三种形式,即直线式发展、波浪式发展、螺旋式发展等等。这些发展形式要求方法论与之适应发展。

       目前适应于事物直线式发展的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方法论。这种方法论不考虑外部条件或者将外部条件作为相对不变的。在现代大工业时期及以前,人们对于事物的变化较多的是直线性的认识,即原因和结果的直接关系,不考虑外部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于事物的影响(或者将影响降到最低可以不考虑)。虽然发现某些事物变化不是直线的,但很难认识和说明,常常猜测或赋予神秘的概括。由于人们对于事物的控制方法主要是直线式的(中医和博弈除外),所以指导运用方法和工具的方法论也是直线性的。辩证法是就事物内部的对立的两方面的统一进行研究。这种统一是直线式的:一是量变到质变,二是否定之否定,三是各自向对方转化等等。但是人的思想不会是直线的。在特殊条件下,某些人的思想可以产生非直线性的思考。如佛僧和道家人物,在长时间的独立思考中,意识到事物的发展不一定是直线式的,可能还有波浪式的和螺旋式的等。

信息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应用,看到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不是直线式的,不是非此即彼的、不是各自向对立方面转化的等等。认识对象的波浪式发展,使得各种认识方法和认识工具仅仅适应于对象发展的一个片段。科学学科的不断分化组合,说明方法与对象的适应性。要科学的认识事物就必须将各种不同的方法相互衔接和统一,就要研究使用各种方法的条件。解决各种方法的统一和使用条件成为认识对象的组成部分。认识对象形成了三元(或多元)的结构,它们不再是直线关系,而主要是曲线关系或网络关系。在这种条件下,就需要统筹指导和组织各种方法和工具。因此统筹学就成了适应事物波浪式发展的新的方法论。

         当事物的发展随着认识方法和工具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反映出螺旋形式时,统筹方法论也将不适应认识目的和认识要求,必然会出现新的方法论。从发展趋势判断,这个新的方法论可能是整体论。即认识对象和认识主体和认识条件相容成为整体,目的和动力和坐标是同一的。

         人的认识的发展,不仅在于认识对象的发展,认识范围的扩大,认识工具的改进,更在于认识方法论的发展。同时认识方法论的发展决定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分歧和争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