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公立医院存在着这样一种怪象:执行力的低下导致高层怪中层,中层怪员工,员工怪中层,中层又反过来怪高层,每个人都眼盯着别人,却忽视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事实上,如何提高执行力,是跟医院的决策层、管理层、乃至操作层都有关的事情。
一、决策层
作为医院的决策层,对执行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决定作用。每一位决策者要从思想和行为上切实重视执行力的提高,不流于形式和表面,从自身做起,认真执行医院的各项决议等,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其执行力主要表现为:
1.积极建立执行力组织系统结构;
2.开展高执行力组织的核心流程设计;
3.创造高执行力的条件;
4.创建高执行力的医院文化。
此外,决策层对打造高执行力医院的路线有清晰的认识并对潜在的偏离路线行为有良好的修正措施。在更大程度上确保员工,尤其是医院管理层不打执行折扣,不偏离高执行力路线。
二、管理层
在高执行力路线中,医院管理层是是承接决策层和操作层的重要环节,对操作层的执行准确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管理层而言,需要提高的执行力主要表现为:
1.加强沟通、承上启下、快速应变、有效授权;
2.剖析自我,加强高执行力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3.了解员工,加强引导操作层员工的执行角色定位;
4.提高驾驭执行力绩效管理系统的水准;
5.设定计划目标及其优先顺序,做好目标跟踪;
6.高效解决执行中的问题;
7.面对现实,做好组织发展与流程改进;
8.加强绩效指导与在职辅导,引导操作层员工成长。
其中,管理层对医院执行力组织系统与流程的理解与执行尤为重要,其对决策层决议的正确传达和操作层执行的有效反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执行“三效”(效率、效果、效益)。
三、操作层
医院的各项制度、决议等最终由操作层的员工完成执行。操作层需要提高的执行力方面主要有哪些呢?
1.团队协作、步调一致;
2.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
3.快速执行,与上级保持一致;
4.高度的责任心;
5.沟通、接受指令与反馈信息。
其中,高素质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是确保高效执行的重要条件。执行一般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而上述两者是事中操作、事后完成的重要保证。
总之,提升医院整体执行力,人人有责。医院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都要努力提高自身执行力,并加强层面之间的沟通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