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尼古拉·马卡罗夫上将在位于哈巴罗夫斯克市的俄远东军区司令部主持召开了“东方—2010”战略战术军事演习总结会,并向30多名参加此次军演的官兵授勋。而参加这次演习的两万多名军人、70架飞机、30艘舰艇、500件武器装备及俄北方、太平洋、黑海舰队的船只也已开始返回常驻地——为期10天的新俄罗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演于当天正式落下帷幕。
7月5日,作为三军统帅,梅德韦杰夫总统亲自在参演的“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上召开了有关演习过程的会议,强调此次演习体现了俄罗斯在亚太地区保障自身安全的能力。梅德韦杰夫说,“我看到,演习参与者专业并有效地完成了下达的各项任务,表现出了对设备的了解以及解决战略任务的能力。”他强调,“我希望,演习将能够彻底检验使用武装力量新办法的有效性,而当演习结束时,将对俄军过渡到富有前景的新面貌工作的全部事项做出初步结论,并将能评估我们从整体上改革武装力量与实施现有的完善国防计划的准备情况。”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演习主要检验了俄军新的三级指挥体系运转的有效性,为俄军指挥体系下一步改革积累了实战经验和确定了努力方向。目前,俄军已由原来的军区、军、师、团四级指挥体系转变为战略战役指挥、战役指挥和旅团三级体系。而联合指挥部战略战役总指挥对参演各军种进行的实时指挥能力,以及更加快速地将各军兵种在需要的时间集结到需要的地点等多兵种调动能力在这次演习中均得到了检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演习中,俄罗斯的26架战机借助空中加油完成了从欧洲地区到远东地区的首次直飞,第一次检验了俄军战机按照飞行中接到的任务实施长途奔袭的能力。据业内人士称,虽然参演的苏-24M战斗轰炸机为完成首次直飞需要空中加油三次,而苏-34也需要空间加油两次,但这两种战机却很好地体现了此次演习所追求的强机动性。而同时参加此次军演的俄三艘导弹巡洋舰“彼得大帝”号、“莫斯科”号、“瓦良格”号也均进行过一次远航,这种连续作战显示出俄海军为提高其官兵战备水平所采取的一种极端方式。
虽然,早在演习之初,马卡罗夫上将于6月28日就曾明确表示,俄军此次演习并不针对任何国家,而是纯粹出于国防目的,确保安全并保护远东边境地区的国家利益免受假想敌的侵害。他强调,选择东部地区作为这次演习的场地,在这里部署西伯利亚、远东军区以及太平洋舰队的军队,是因为这里具有最广泛的空间能力和有限发展的基础设施以及复杂的自然气候条件。据悉,俄方还特别邀请中国和乌克兰国防部的官员观摩了这次军演的部分过程。但外界对俄官方的这一解释却似乎总是“将信将疑”,总是想把此次军演与并不太平的东北亚安全局势联系到一起。
据俄国防工业综合体消息灵通人士6日对记者透露,“东方-2010”军演的海上部分引起了美国海军情报部门和亚太各国的高度关注。此人称,俄相关部门在临近太平洋舰队进行作战演习的地区发现,外国航空侦察活动明显加强,其中日本自卫队的“猎户座”巡逻机还时常围绕演习地区盘旋来盘旋去。此外,相关国家还试图通过水下、水上和空中收集太平洋舰队按“东方”演习计划进行行动的资料。此外强调,“这并没有出乎太平洋舰队所料,所有侦察行动和他们使用的手段都像往常一样都被发现。演习领导层已考虑到外国海军情报部门对太平洋舰队在海上行动会高度关注的因素,这种做法由来已久,它不能破坏海上部队的使用计划。”
实际上,对俄“东方—2010”军演反应最强烈的国家要数日本了。7月6日,俄军不顾日本方面的抗议在双方有争议的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中的择捉岛举行了强行登陆军事演习。日本外相冈田克也随即公开表示,俄军在北方四岛举行军事演习极其令人遗憾,日本已通过日本驻俄罗斯大使馆向俄罗斯提出了抗议。他还重申,北方四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不允许举行军事演习。但俄罗斯外交消息人士曾就冈田的发言却表示,“军演是俄罗斯的事,我们有在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实施军演的权利。”
不过,无论外界反应如何,俄军恢复定期军演的决心已下,梅德韦杰夫在视察此次军演时特别强调了定期举行演习的重要性。据本报记者获悉,“东方—2010”军演实际是俄武装部队制定的为期三年的大型军演计划中的第二个阶段。此项大型军演计划的第一阶段始于2009年,俄军当年分别在北高加索、俄西北部和白俄罗斯举行了代号为“高加索—2009”、“拉多加—2009”和“西方—2009”三次大规模军演。而作为此计划的最后一阶段,俄还将于2011年举行多兵种、跨军区的大规模军演,代号暂定为“中央—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