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终身教育的观念已成为本世纪最具革命性的观念,是21世纪教育的核心观念。新知识不断产生,旧知识不断“折旧”,现代人必须终身学习,而作为教育者,不仅要会传授知识,而且还能引导学生自己去追求和探索,使学生具有自学的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选择信息、判断信息、综合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具有这样的能力才能在学习的社会生存,在终生学习的远航中平稳快捷地前进。而这些无疑为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蓄足和不断更新“一桶水”,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要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理论修养,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教学岗位的需要。

  二、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对今天即将升本的我校来说,仅仅一般意义地强调和重视是不够的。我们的课堂教育,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教学模式单一,专业设置过窄,缺乏特色,缺乏创新。尤其是文科专业面临当前高校的改革,显得迟缓被动发展滞后,模式老化,缺乏活力,再加上缺乏相应的考核与奖惩机制,使得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倡导性的标语口号。本科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和造就师资力量的摇篮,更应把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视为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学校应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使之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除强化教务处的教学管理功能和督导室的监控功能外,还应通过必要的教学质量检查奖惩手段,使每一位教师自觉提高质量意识。

  三、提高科研自觉性与韧性

  本科院校的生命力就是教学与科研,这两者应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名称职的高校教师应在教学与科研两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现在在一些教师中却存在两种误区:一是为评职称而科研,一旦职称通过便放弃科研。二是重科研轻教学。把科研成果当作自己职务聘任、考核评奖的唯一杠杆,从而马马虎虎对待教学。这两者都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与提高。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规范教学与科研的管理机制,使教师提高教学与科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