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李光全

     市场竞争总是残酷的。在农村家电下乡竞争进入白热化,面对新能源产业的优惠政策,很多太阳能企业加大投入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改造,有的也采取了避让策略,专攻工程市场或者外贸出口,没办法的更到了停产的边缘。中标的未中标的,都面临“商难招货难卖”的境地,有的下乡企业连“备案”这道关都过不了,更有甚者“驰名商标”花了冤枉钱还没派上用场,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市场好像已经在瞬间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令很多企业处于不知所措、盲从的状态。

  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投机取巧只能是掩耳盗铃。晓红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坚定不移的追求差异化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前进的动力和曙光。

      在去年的“家电下乡”、“驰名商标认定”、“形象代言人”等的一片嘈杂声中,晓红没有因此而乱了自己的阵脚,更没有随波逐流。晓红管理层从自己的企业实际出发,挖掘自己的优势闪光点,以己之长攻他所短,保持了企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为此还成为不少厂家的不解之谜。其实这没有什么很神秘的东西。只不过晓红将自己产品的定位找到了很好的落脚点而已。行业内在产品的“集热”、“保热”领域陷入了同质化的竞争,除了概念上的区别没有什么太多的变化。晓红公司经过周密细致的市场调查后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证,将公司产品战略定位为“防冻”这一处女地,毅然跳出了“集热”、“保热”这一红海,对公司产品进行了深入的研发,开发出了自己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防冻墙”太阳能热水器,(专利号:ZL 2009 2 0004226.3;ZL 2009 3 0000724.6)开辟了专属自己的蓝海市场。在太阳能防冻技术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无论是省内市场还是省外市场,只要有晓红太阳能网点的地方就有晓红“防冻墙”太阳能,“有防冻墙的太阳能冬天真好用”成了家喻户晓的广告语,晓红依靠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性价比赢得了经销商和老百姓的口碑和认可。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和不断的技术升级,目前已形成从单一的防冻型太阳能到数码防冻、智能防冻的系列产品,产品性价比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大大提高了晓红的综合竞争力水平,不断扩展了市场空间。

       晓红的产品开发,引起了不少厂家模仿,有的也对晓红的“防冻墙”技术持否定和怀疑态度,认为技术不成熟,殊不知他们所看到的只是市场上早就遭淘汰的所谓“管道排空阀”之类的东西,根本没有深谙此道。晓红公司依托强大的市场和资源优势,掌握核心技术,将产品在开发初期就进行了上千台次的市场检验,并将产品在黑龙江黑河工程基地进行了实际的运行试验,确保产品投放市场后运行良好。在工艺选材上更是精益求精,有进口的不用国产的,比国标还好的,选用最好的,确保每一套产品质量第一,不在质量上栽跟头,并对每一台产品进行了质量服务卡跟踪,确保了“防冻墙”产品在市场上的健康发展。

      掌握了核心技术,经过品牌推广,何愁没有市场。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哪一个行业总少不了追随者也避免不了模仿者。一时间市场上的“管道排空太阳能”“防冻宝”太阳能、“冬天好用的太阳能”,更有甚者在市场竟然发现了“山寨版”的“防冻墙太阳能”。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想独享一块蛋糕是不现实的,只有奋发图强、不断创新,才能将他们甩在脑后。正所谓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思想,促使晓红对“防冻墙”产品不断地向更高的技术高峰攀登。

  此时正值第二轮家电下乡开始投标,众多厂家蜂拥而至,晓红的领导层已经洞察到了市场上“硝烟”的味道。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公司及时对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改革,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可控范围对市场进行了细分和重新部署,形成了以原有市场为主,开发本土工程市场为辅的,保省内带省外的发展战略,以守为攻,发挥优势力量确保优势市场的竞争策略。

  在开拓新市场的同时公司没有忘记对新产品的持续开发,用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武装已经形成的产品线。针对太阳能热水器普及过程中出现的水垢问题对太阳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公司不惜重金聘请高等院校专家、教授成立攻关小组,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具有“防垢、除垢”功能的“防冻墙”系列太阳能热水器推向市场,目前“活化水”系列产品也已投放市场,并收到了可喜的战绩。今年一季度市场销量表现新产品的比例占据40%的市场份额,极大地鼓舞了代理商的士气和信心,有效地区隔了竞争对手,晓红已经开辟了专属自己的“蓝海市场”。

  在不断地市场推广过程中避免不了经常与一线品牌交手过招,晓红自然的将他们抛在后面,每次促销活动结束,代理商脸上无不洋溢着胜利的喜悦,那种表情代表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销售技巧、信心和胜利!更是公司差异化战略的成效体现。“防冻墙”、“活化水”系列产品成为代理商提升销量,实现利润倍增的抢手货。

      现在的晓红产品已经升级形成“1+1防冻加防垢”的技术概念。用核心技术武装品牌,超前市场发展理念,用差异化的产品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其竞争优势已经远远超出了“家电下乡”、“驰名商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创新成为企业的主要生产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