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逛书店,主要去光谷书城。武汉的好书店,严重匮乏。三联,天卷日薄西山。后来开的如武大门口豆瓣,光谷的淘书百年,书籍过于陈旧,只能偶尔淘到几本冷僻的书。崇文还不错,尤其儿童类书籍堪比北京的书店。
就图书的广度和深度而言,还是光谷书城较令人满意。有几栏广西师大,三联,中华书局,古籍等专架,时有令人眼睛一亮的好书。崇文书城的劣势,在于出版集团开书店,只卖王婆出的书。长江文艺等出版社,深度明显不足。
光谷书城,似乎号称单层书店面积全国第一,我从史学名家这头,逛到儿童图书的那头,消耗了不少时光。明明买了那么多的书,却没时间看,还要耗费光阴闲逛,再买一大摞回去,徒增罪恶感。
今天去,照例从左逛到右。广西师大专架那里,有一架梯子,总有好学的读者,坐在上面,埋头苦读。见我勾头引颈,侧身浏览书架,那位女士起身离开,站在别处读书去了。有人推荐过《民国密码战》,我翻了一下,饶有兴味,可惜是汉译,作者是一位美国人,我素来不读当代的译著,便放下了。
在散文栏目下,看到有几小本叶兆言的杂书,没有犹豫,全部拿下。上次读他的《陈旧人物》,印象不错。这回买下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都是些读书笔记,文人轶事之类。还有一本与余斌的访谈录《午后的岁月》。我翻了一下,这本访谈录,属于我近年来看过的文化访谈类书籍中,较为失败的一本。
余斌是南大中文系教授,与叶兆言是80年代的研究生同学。我前一阵读过他的《当年文事》,有一篇关于美国作家赛珍珠的文章,我并不认同,甚至斗胆想写一篇文章辩驳一番,但整体印象颇佳,对他的学术水准,极为感佩。而在与叶兆言的访谈中,余斌显得拘谨而生硬。不过,书里叶兆言谈了不他自己的读书轨迹,值得借鉴。于是一起买了下来。
近来英文书读得不多。光谷书城的英文类书籍,比崇文要丰富,尤其原版书,更为全面一些。我买了厚厚一本《牛津英国史》,想读懂这个国家。意外之喜,是见到外研社出的《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这本书的中文版发行好多年了,我买了,一直没看,现在才知道是和一位美国教授进行的口述,幸亏没先看译文。英文书名:has man a future? 就够沧桑了。
我照旧沉甸甸地步出书店。这些年,虽然失了读书的心情,能保持点逛书店的闲情逸致,已经不错了。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