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网络举报强力推进


  山东省委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http://www.sd12380.gov.cn/),受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违规选人用人问题的举报。

   省纪委“信访举报网站”(http://www.jb.mirror.gov.cn/,http://shandong.12388.gov.cn/),主要受理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

  省检察院“民生检察服务热线”网(http://fuwu.sdjcy.gov.cn/),受理范围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

  “网络问政”风气渐浓的背景下,信访举报渠道又有了新的选择。10月2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的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开通,网友当天就把网站“挤爆”。10月初,山东省委组织部的“12380”举报网站也已开通,这就意味着在省级层面上,我省已具备了各有侧重的三个举报网站。另外两个举报网站,分别是省纪委的“信访举报网站”和省检察院的“民生检察服务热线”网站。

  网络渐成举报主渠道

   尽管山东省纪委的“信访举报网站”早在几年前就已开通,但有关人员仍然明显感觉到了全国性的大动作带来的影响。

   “现在我们的网络举报量陡然上升,每天的举报量是原来的几倍。”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开通后,省纪委负责网络举报的工作人员感觉到了网民的“热情”,他觉得这与两个网站联在一起直接相关。

  省纪委负责网络举报的同志说,他们的网上举报管理员,每个工作日都会两次下载举报资料,然后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网上举报是我们受理群众举报的重要渠道之一,与传统的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形式相比,我们同等重视。”该同志说。

   新兴的网络举报已进入“主渠道”之列。

   省检察院控告申诉监察处负责人介绍说,从全省检察院系统今年前10个月受理的举报来看,来信与来访两项合计为8700余件,而网络举报则为3000余件。“我们这个‘民生检察服务热线’网作为独立网站,是2008年6月底才开通的。“网络越来越普及,领导也对网上的举报越来越重视。”省检察院在去年把举报网站由原来的二级网站升级成了一级网站。在2003年开通的举报邮箱的基础上,省纪委开通了举报网站;省委组织部也于今年10月正式开通了自己的举报网站。

   网络举报可以节省举报成本和举报时间,提高检察机关的工作效率。“如果是写信举报的话,就是在比较快的情况下,处理下来也要两到三周的时间。而网上举报,一般情况下一天就能处理完毕。”这也是他们积极推动网络举报的原因之一。

  “我们提倡署实名举报,目的是为了增强举报的可靠性。”省纪委负责网络举报的同志说。无论是省纪委的举报网站,还是省委组织部和省检察院的举报网站,均未把实名举报作为要求,但都鼓励和提倡署实名举报。

  今年4月份,省检察院举报网站收到一条重要的举报线索,办案人员认为价值重大,就按照举报人留下的联系方式进行联系,结果却发现举报人的身份证号、手机号都是假的,根本联系不上。

   “很多网上举报内容不够具体,办案人员需要进一步核实,如果不留联系方式的话,很多线索就断了。”樊勇说,而且署实名举报,也便于检方反馈情况。

   省纪委的工作人员说,对于网上举报,他们有着严格的保密制度,并安排了专人负责,一旦发现泄露举报人信息的情况,将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网络联动正在酝酿

   由于各自分工不同,因而三个举报网站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责任。“职责所限,我们谁都不可能包打天下。”李建华说,解决问题的根本可能就在于“联手”。

   省纪委的“信访举报网站”,受理的主要是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对于省检察院的举报网站来说,国家工作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则是其受理的范围;而省委组织部举报网站,受理的则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违规选人用人问题的举报。 省纪委对于网上举报的线索,有关人员也是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方法处理。“网上举报超过70%的线索不属于纪委的职责范围,只能转到有权处理的部门去。”省纪委的工作人员说。

   “三分之二的举报内容不属于我们管辖,我们只能转给工商、民政、劳保、法院、公安等相关部门,也有的需要转给纪检部门或组织部门。”李建华说,转过去之后,其他部门如何处理就不得而知了。因而,省检察院有了与各相关部门建立联网机制的想法,这样既能快速相互转接举报线索,又可及时在联动平台上回馈处理结果,从而给举报者一个最终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