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3法官被持枪扫射身亡,网民为何欢呼?


永州法院枪击案及杨佳案背后的欢呼
 
建设法治,一直被视为走出中国社会治乱循环的不二法门,但是目前,法治却再次遭到暴力的挑战。网民们的欢呼,又何尝不是在对公权,对现实中的司法不公现象泄愤?
 
6月1日上午,湖南永州零陵区邮政分局职工兼保安队长朱军,以去市局验枪为名,领取一支冲锋枪与两支手枪,进入零陵区法院,找到人最多的办公室,对几名法官疯狂扫射,造成3人当场身亡,另有三人受伤,随后,嫌犯举枪自杀身亡。初步查明,嫌犯系报复杀人,认为法院三年前对他的离婚财产分割案判决不公,但此次受枪击法官并非此前判案法官。
如此疯狂凶残的枪杀案,首先应引起所有人对死伤者的同情,对暴力和凶手的谴责。这是最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底线,也是最基本的法治社会准则。但是,匪夷所思的是,网上不少人却在欢呼。
本案的详情尚未充分披露,尽管如此,竟有如此多的人为暴力欢呼。相比较而言,此前多起校园杀童血案发生后,网民们大都对杀人者表示愤怒。而屠刀或枪口一旦指向国家公职人员,网民反应却大相径庭。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他们为什么在欢呼?他们在欢呼什么?
这种欢呼,也让人想到上海杨佳袭警案发生后,网民的反应,有人称杨佳为“义士”、“大侠”。虽然永州法院枪击案与杨佳案的具体案情不同,但是两案件反应出的社会情绪是相似的。公安局、法院是执法司法机构,本应是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的体制化渠道,却成为聚集社会不满的焦点,甚至成为人们发泄不满的对象。文革十年浩劫之后,建设法治,一直被视为走出中国社会治乱循环的不二法门,但是目前,法治却再次遭到暴力的挑战。当尖刀刺向警察,当子弹射向法官时,这本身当然是作案者发泄的手段,但同时,网民们的欢呼,又何尝不是在对公权,对现实中的司法不公现象泄愤?
以某个人、某个公职人员,或者某个公权机构为对象的凶杀案,尽管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没有特定对象的报复社会案件。当前一段时间,此类极端个人事件经常发生,整个社会似乎坐在火山口上,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永州法院枪案以及网民的欢呼,也是无特定泄愤对象。无特定目标的社会泄愤,应该引起对整个社会的反思,不是追问某个警察法官或者某个法院怎么了,而是应该追问,这个社会怎么了。
永州法院枪击案和杨佳案背后,网民在欢呼,其实是在嘲弄、拷问这个社会,同时这又是社会断裂的症状,是权力与权利之间关系紧张的表现之一。大众发泄情绪,已经到了罔顾基本社会伦理的地步,社会共识已经遭到部分破坏。网民,即社会屁民的代表,他们判断问题的首要标准,已经不是谁杀人谁偿命,而是看他杀了谁。
门户网站已经将永州枪击案置于不太重要的位置,甚至已经删除,而且关闭跟帖评论。媒体大概是在担心自己又被指为暴力的帮凶,担心承担相似案件蔓延、传染的责任。但是,我们分明看到,欢呼的是网民,不是媒体。帮凶似乎不是媒体,而是网民与社会。
 
20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