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就买,没钱逛街 ——这可能是我们对类似于目前市场状况下的唯一可做的事。因此,熟悉本博的朋友应该不会奇怪于我们对最近连续下跌市场的不关心。一是因为我们的整个投资思路和方向都很简单,并且具有连续性,这么多年来其实说的差不多了,无需要朝令夕改。我在博客中也做过多次同海外市场横向、纵向比较,考察历史上处于相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美国、日本、香港等市场,结合中国社会、经济所处发展阶段、A股的历史运行情况,做过对应比较。二是我们对长期的中国经济或市场运行都有过较为清晰的判断,考虑周期最长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判断,就是在2005年1月提出的1025点是极限低点,它代表着在我们的余生(或投资生涯)中很难有机会再到该区域。在此支点上,1664点就成为第二个具有其意义的重要点位,也就是说,2009年后要再到1664区域恐怕没个30、50年不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多次的重新判断或评估,目前我们没有改变这个大的框架,而2500点附近的某个点位可能就是未来第三层次的重要点位,也就是去年8月底以来我始终在说的 “ 2800点买入永久性亏损的概率很小 ” 的出发点,当然这有待未来验证,但我们未曾动摇。特别要重点说明的是,我们与海外市场作比较,并不是简单的用现在的美国市场或拿某个年份比如拿出1989年的日本来衡量现在的A股市场,这叫刻舟求剑,我们并不认为,只要A股每遇较大幅度的下跌就都可搬出1929年美国的大萧条、1989年日本的大崩溃这种行为就代表是谨慎投资,我们不会这样做。我更多次亮明我的观点,1989年的日本、1929年和2008年的美国与2007或2009年的中国不具有可比性,或许与20年后的中国A股更具有可比性。
2007年10月底前后对包括浦发在内的股票作了卖出,并不是因为看坏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仅仅是因为价值已被发现而且已经高估,所以当时在博客中同时说明,只要未来价格打出一定的差幅,比如跌幅30%以上或50%以上的话我们就会选择开始买入(这种表述看似不像价值投资,但是根据价格与价值的辩证关系,最后是可以回归到价值投资的)。也许还会跌,甚至跌很多,但是我们相信,3-5年内获得收益却是能确定的事,我们的目标并不是成为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的高手,我们的目标是让资金获利,并且远远超过银行利率加通货膨胀。结果1年后就得到了回报,到了2009年8月底,我们认为 “ 在2800点买入,永久性亏损的概率很小,而3-5年内获得收益仍是较为确定的事。 ”
我们的期望很小,小得只要几年后不会亏本,但是结果通常超过我们的期望获得不错的收益。在5、6年前曾回看自己的投资或投机情况,我就已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或规律,抱定是未来大牛股的,幻想着可以涨10倍、20倍的持有的股票,最后都亏钱了,如果放到现在,则是亏大钱;只是认为即使最坏的情况打算也应该不会亏得太多而持有的股票,最后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如果放到现在,收益更是可观。当然持有这样的股票事实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间经历多次下定决心第二天无论如何要卖掉,但最终又没有卖。所以说价值投资、长期持有永远只会是少数尝到过甜头的人会采用,靠看几本书、几条大道理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需要一次次的实践,可能开始只能持有一年,慢慢的敢于持有2年、3年,最后持有5年可能也不会觉得有多长。
有钱就买,没钱逛街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