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们心情都不太好。本来巴西三比零赢了智利,使他们在本届诡异的世界杯中难得地锁定一顿免费餐。结果,股市搅局。
中国内地股市连续第五个交易日收盘走低,并创14个月低点。基准上证综合指数收盘大跌4.3%,至2427.05点,创2009年4月28日以来的最低收盘水平。中国股市下挫对亚洲其他股市产生连带影响,推动整个亚洲地区股市走低,并促使避险资产日圆和美国国债走高。
股市下滑,表面上是因为中国农业银行周一晚宣布了IPO(首次公开募股)指导价格区间的消息加重了市场对流动性吃紧的担忧。实际上,还是市场担心北京政策收紧可能造成经济增长放缓。而全球和国内的经济形势一步步将北京副作用较小的保守疗法逼上绝路。
那些中国产品的老客户——发达经济体已经自身难保,美国的消费仍然停滞不前,欧盟也面临着一个又一个成员国的主权债务危机,中国经济已经不能依赖外部需求来提振。上个月的出口数据虽然强劲,但有一句话被美国财政部部长盖特纳说中:世界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不会回到危机前的高水平。美国经济增长有可能再度走软。从太平洋到大西洋,没有背负沉重税收和债务负担的国家屈指可数。最要命的是,如果中国经济像希腊一样摔个嘴啃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没法出手拉一把的。很遗憾,中国不是大到不能倒,而是大到拉不起。
北京一直在想办法提振国内投资和消费的需求,但2009年注入经济的9.6万亿元人民币新增贷款,不仅助长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且在银行体系中积下了不良资产。我几天前有谈到,官方估计,向地方投资公司发放的贷款已经达到了6万亿元人民币。但一些分析人士还认为这一数字是被低估的。
北京还有什么对策可以既稳定经济增长前景,又不致将经济推向失衡加剧的新困境?对住房市场存在的投资投机,北京已经紧缩信贷。但中国国内储蓄率居高不下未见根本改变,资本管制导致大量资金只能投向国内市场,除了房地产又能投什么呢?何况,房地产投资实际上刺激了建筑业和钢铁、水泥等相关行业,实是目下稳定经济的一块压舱石。一旦房价大幅下跌,投机资金突然撤离,市场必然陷入萧条,其他相关行业也会遭受沉重打击。
由于政府的行政努力,通货膨胀压力似乎淡出市场视线。而只要北京迫于形势,再来一轮经济刺激,通货膨胀压力必将再度升温。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贝哲民认为,农业收成高延缓了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上升速度,但包括工资和贱金属在内的各种非食品价格已出现大幅上涨。另外,干旱等自然灾害的风险始终存在,稍有不测发生,通货膨胀预期会随即恶化。此刻,北京仍决意维持利率不变,无疑加剧了通货膨胀风险。一个明显表征是,土地、劳动力和原材料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结构性短缺。
历来,在抵抗通货膨胀的问题上,最大的危险是行动过迟。中国央行一天不下决心收紧货币政策,投机和过热就一天得不到有效控制。随着时间流逝,两全其美、一箭双雕的政策选项终将归零。北京迟早得做出艰难决定。对投资者而言,只要等不到利空的政策出台,信心就不可能真正恢复,市场也谈不上真正触底。